本帖最后由 阿斗弟兄 于 2016-5-4 00:03 编辑
跟从主仆人的态度 「26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0-26) 在十字架的道路临近之时,耶稣勉励他的门徒服事的态度:「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此句话的「跟从」是现在式,是持续性地,亦步亦趋地跟从主。这是做主仆人当有的心态。接着主说出了对门徒的期待,与给他们的应许。首先「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这句话的「要在」是未来式,有命令的意义,也有应许的意思。作主的门徒先要与主同行,跟着主的脚踪行。同时也应许他们,他们与主同受苦,将来也会与主同得荣耀。主在那里他们也会与主同在。主又应许门徒「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这是服事主的人将会得到得奖赏,不是世人所期待的,世间的尊荣、荣华富贵,而是得到天父的尊重,也就是在天父的眼中被视为为贵重。人一生追寻别人的肯定,但是一切都比不上天父的肯定,若在天父眼中被视为有价值,即使在地上一文不名,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我们跟从主的仆人当有的心态。
主求父荣耀祂自己的名
「27「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28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29站在旁边的众人听见,就说:「打雷了。」还有人说:「有天使对他说话。」30耶稣说:「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31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32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 33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 34众人回答说:「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基督是永存的,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这人子是谁呢?」35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36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耶稣说了这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 」(约12:27-36)
当主耶稣想到自己上十字架的时间已到,心中生出忧愁,祂向天父发出祷告,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你可能会觉得神的儿子怎么会对将要来的死亡忧愁,别忘记祂道成肉身来到世间有着人类所有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恐惧、痛苦、忧愁,这都是在面对苦难前的人之常情。祂向天父发出呼求:「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从耶稣发出的祷告我们就看出来,有两种感情在他心中挣扎。一是对面对死亡的忧愁、一是顺服神旨意的心意。祂盼望能脱离这痛苦的时刻。然而,他也知道天父差祂来世上,就是要祂在十字架受死,成就天父的救赎工作。这祷告与祂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相似:「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祂在十架苦杯面前,大声哀求,求神挪去这苦杯,这痛苦是背负众人的罪孽,是人间从未有人受过,极大的痛苦。祂在祷告时所发出的哀声呼求是真实的,因为耶稣在此刻以人的身份接受最残酷的刑罚,祂在死亡面前,不是没有感觉,按剧本演戏。祂心中的痛苦挣扎全是真实的。从两处出现的语气转换词「但」、「然而」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耶稣心中没有剧烈的波动,后面祂愿意顺服天父旨意的态度也显不出对比的份量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耶稣顺服的心是经过痛苦考验的。祂在苦难中仍然选择顺服,是我们跟随祂的门徒的榜样。耶稣以人的身份走上十字架的道路,承受了人间最大的痛苦。既然十架苦路在基督身上是真实的挣扎,一粒麦子的教训,也非不痛不痒的属灵高调。就连主耶稣自己都曾经在面临死亡痛苦时哀声恳求,我们蒙主呼召跟随基督的人,也不可轻忽这条背十字架的道路。得荣耀与受苦紧紧相连,我们期待最终得主奖赏,不可逃避今生背十架道路。一粒麦子需要突破包裹在外的麦壳,才可能成为养分滋养初生的幼苗,最终才能结实累累。
主耶稣上十字架,正是天父荣耀得到彰显的一刻,祂向父发出祈愿:「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这是天父自己要成就的工作,而耶稣顺服天父的旨意,与天父一同执行这计划,成为天父拯救工作的成就者。这祷告与主祷文中的头三点相似,父神要成就祂的工作,但我们求神让我们参与其中。在听到耶稣祈求之后,父神从天上回应:「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耶稣道成肉身彰显出天父的荣光,按照天父的旨意在地上传扬福音、教训众人、行神迹显出天父拯救的作为。这都是天父荣耀祂自己的名已经成就的工作。然而,不只如此,天父还要再荣耀祂的名,是借着耶稣受死、复活、升天,让天父的名得到更高的荣耀。耶稣基督一生的使命,就是借着祂的工作,显出神的荣耀来。天父从天上发出了声音肯定耶稣顺服的祷告。在新约中有三处,天父从天上发声,为神子耶稣作见证。除了这次以外,一次是耶稣受洗时,有声音从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3:17)另一次是主耶稣登山变相,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可9:7)父神为耶稣作见证,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旁边的众人,让他们能够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并愿意信靠祂。可惜这群人听到了声音,却不明白其中的意义,他们当中有人说:「打雷了。」也有人说:「有天使对他说话。」他们忽视了神所传递的重要信息,耶稣明白告诉他们:「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神在此刻要向众人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
主耶稣对众人声明,祂受死的重要意义:「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这两句话起头都有个现在,也就是要临到的这时刻,人子得荣耀的时刻,紧接着耶稣将受死、复活、升天。这事件对这世界产生的冲击是,世界将要落在审判中。十字架就是对世界的审判。首先我们当明白,世界的意义,主要是指与神敌对的堕落败坏势力,这股势力服在魔鬼的权势下,引诱人犯罪,破坏神对人的计划。当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从地上被举起,付上了赎罪的代价,从此神对人犯罪的怒气得到了平息,救恩得到了成全。所有因着信接受基督救恩的人,从此不在魔鬼的辖制之下。基督在十字架的舍身,成为了对这罪恶势力的审判。同时这罪恶势力的头目,也就是世界的王魔鬼。已经被基督的作为所击败,它不再能借着罪的权势来辖制人,所有愿意在神面前认罪悔改的人,就得赦免,进入神的国度。基督十字架成就的工作是给魔鬼致命的打击。这世界的王被神从它对人掌权的范围赶出去。虽然仍在蠢蠢欲动,寻找可吞吃的人,破坏神的拯救工作。然而它的命运已定,逃避不了最终的败亡。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是划时代的工作,所产生的果效是从此人又来到神面前的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是祂用自己的身体,成为赎罪祭,免去了神的愤怒。当祂咽下最后一口气,说出「成了」的时候,赎罪的代价已经付上,银货两讫,救恩的道路已经全然预备妥当。从此人类有一条逃避神审判的出路,只要有人愿意接受基督赎罪救恩,神的怒气不再临到这人的身上。耶稣继续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是指着耶稣将要被钉死而言。耶稣上十字架完成救恩的目的,就是要吸引万民归向祂,借着祂得到救赎,罪得赦免,逃避灭亡的命运。这句话中的「吸引」是未来式,是主对救恩果效的预测。这字注重的意义是发出吸引人归向祂的能力,并非关注行动的结果。所以基督舍身所成就的救恩是为吸引万民预备,祂会吸引万民归向祂。然而,最终来到基督面前信靠的人,得救的果效才临到他们。
众人不明白耶稣说的话,提出两个问题:「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基督是永存的,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这人子是谁呢?」他们既然把基督永存,与人子被举起连在一起,并且认为矛盾。可见他们心中有个概念,如果「基督」与「人子」这两个头衔都连在耶稣身上,就会推出基督会死亡的结论。耶稣被法利赛人多次询问祂是不是基督,祂也自称人子。他们不明白这两者怎么能够和谐地连在基督身上。在撒母耳记下7章12-13节记载大卫之约的应许:「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这位大卫后裔,将坐在他的宝座上,直到永远的就是犹太人旁网要来复兴以色列国的弥赛亚。弥赛亚的预言也出现在诗篇61篇6-7节:「你要加添王的寿数;他的年岁必存到世世。他必永远坐在神面前;愿你预备慈爱和诚实保佑他!」大卫所描述的这位王,就是坐在他宝座上直到永远的的弥赛亚。所以,以色列人会认为基督是永存的。耶稣如果真是基督,祂就是自称的人子。怎么可能现在又说人子会被举起。被举起这个字,在约翰福音第三章曾描述:「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约3:14)人子被举起来就是被钉死的意思。这与他们基督永存的观念矛盾了。
他们明白基督「从地上被举起」是指被钉死,但他们应该不知道这句话同时也是被高举到父宝座前得荣耀。荣耀的道路会经过十字架的苦杯。基督道成肉身来是为受死,但祂从复活后,就升到父神宝座右边,作王掌权直到永远。祂还会再来完全战胜魔鬼撒但一切的作为。弥赛亚荣耀的一面是基督再来时才得以完全实现。当时的以色列民不明白神的计划,以为耶稣预测的受死,无法与祂声称的基督身份相合。这想法至今仍然存在犹太人心中,阻挡他们接受耶稣就是基督。
耶稣知道他们不信的心,对他们发出最后的警告:「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耶稣上十字架的时刻已经接近,光照在黑暗的世界还有不多的日子,耶稣基督就是那光。祂照在人心中,向人显明祂福音的真道,纠正人心中的黑暗与堕落。然而人的心习惯于黑暗就不愿回转,离开黑暗,人心被罪恶权势捆绑住的时候就是如此。黑暗使他们走入迷途,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耶稣警告他们,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也就是当耶稣还在他们当中的时候,赶紧把握机会,信靠耶稣,接受祂所传的福音真道,成为光明之子。可惜这语重心长的警告没有唤醒这些犹太人。黑暗蒙蔽人的眼睛,人的心被黑暗所蒙住,找不到真光,也不愿意跟从真光。我们基督徒何等有幸,福音的真光照在我们心里,这是主耶稣对我们发出的福音呼召。我们活在当今的时代,黑暗就如当年一样,把人心锁在囚笼里,唯有基督的真光照进我们的心里,我们属灵的眼睛才得以打开,才得以见到真光。
耶稣向犹太人说出了上面的警告。光照在黑暗中,驱走黑暗,黑暗不能胜过光。但是人需要趁着有光,接待这光。听信福音的机会不是永远存在,随叫随到、随取随得。福音绝不是廉价的赠品,它是白白的恩赐,因为人付不出此昂贵的代价。这代价是基督舍身流血所成就的救赎。轻忽赐救恩的的人,就落在神的审判中。耶稣把福音的真道传给犹太人,把得救的机会给他们,已经仁至义尽。如果仍然刚硬下去,有一天回落在主的任凭中,那时再反悔就来不及了。基督说完了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留给他们自我思想的空间,愿意来带主面前归信的,主一个也不弃掉。三心二意、顽固硬心的,主就让他们继续下去,接受该得的报应。我们当从这段经文中学教训,不把福音当成一套理论,参考参考、随时想要就要。信福音是建立与耶稣基督的个人关系,轻忽这关系,把这关系破坏了,再要挽回就不容易了。我们要认真面对福音向我们发出的呼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