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058|回复: 1
收起左侧

何西阿书——第十一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8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西阿书第十一章:
11:1        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11:2        先知越发招呼他们,他们越发走开,向诸巴力献祭,给雕刻的偶像烧香。
11:3        我原教导以法莲行走,用膀臂抱着他们,他们却不知道是我医治他们。
11:4        我用慈绳(注:“慈”原文作“人的”)爱索牵引他们,我待他们如人放松牛的两腮夹板,把粮食放在他们面前。
11:5        他们必不归回埃及地,亚述人却要作他们的王,因他们不肯归向我。
11:6        刀剑必临到他们的城邑,毁坏门闩,把人吞灭,都因他们随从自己的计谋。
11:7        我的民偏要背道离开我,众先知虽然招呼他们归向至上的主,却无人尊崇主。
11:8        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弃绝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玛?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转意,我的怜爱大大发动。
11:9        我必不发猛烈的怒气,也不再毁灭以法莲,因我是 神,并非世人;是你们中间的圣者,我必不在怒中临到你们。
11:10        耶和华必如狮子吼叫,子民必跟随他。他一吼叫,他们就从西方急速而来。
11:11        他们必如雀鸟从埃及急速而来,又如鸽子从亚述地来到。我必使他们住自己的房屋。”这是耶和华说的。
11:12        以法莲用谎话,以色列家用诡计围绕我;犹大却靠 神掌权,向圣者有忠心(注:或作“犹大向 神、向诚实的圣者犹疑不定”)。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西阿书——第十一章(续)

柒.神在忿怒中仍施怜悯(一一~一三)

分辨出以下四章中的发言人──是耶和华还是何西阿──对查考这部分的经文相当有用。

耶和华:一一1~一二1

何西阿:一二2~6

耶和华:一二7~11

何西阿:一二12~一三1

耶和华:一三2~14

何西阿:一三15~一四3

耶和华:一四4~8

  在前一章我们看到神对以色列人确实是很失望,因为他们以为有了坚强的军事武力,就可以安然自在、高枕无忧。他们以为只要有充沛的经济能力,就不用怕饥荒的来临;他们以为只要有活跃的外交关系,就可以使国家不用再惧怕外敌的侵袭,先知何西阿指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生命的主,是神。当人离弃神的旨意、教训时,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失去。

  主前第八世纪时代的北国以色列,在耶罗波安二世的带领下,国势正处在巅峰的状态下,先知何西阿却一再警告他们沦亡的日子已经越来越接近,且很清楚地警告以色列人民,他们即将会被敌人——亚述所统治,他们将会“返回埃及”去过祖先们所过的凄惨经验,也就是过痛苦的奴隶生活。当一个国家国势正处颠峰的状态时,先知何西阿所传的信息是没有人会听得进去的,甚至是会被当代的人窃笑,说他的脑袋有问题。

  而先知何西阿之所以会这样指出,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看到以色列人民只知道追寻财富,为了财富他们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连神都可以丢弃而去拜偶像,这已经是败坏到底的心灵堕落现象,这样的社会、国家、民族,即使是存在着,也是相当脆弱。先知何西阿提醒以色列人,像他们这样的态度,正如早年祖先在埃及的情景一样,若不沦亡那才奇怪,而会落入敌人的统治之下成为奴隶乃是水到渠成的事,一点也不意外。

  一一1~4 先知何西阿信息的最大特色,就是将神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关系用比喻表达得很贴切。例如以“夫妇”的关系来表达,这种“夫妻”关系并不是突然间发生的,不是所谓的“一见钟情”那样浪漫的,而是有相当深度的爱情关系。在本章第一节,我们看到先知用另外一种关系——“父子”的关系来表达,且是特别说明这种“父子”关系是远从以色列人还在埃及当奴隶的时候,神与以色列人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亲密关系。

  神由埃及召出以色列(参阅出埃及记十二章,这句话在马太福音二章15节中也应用在主耶稣身上),视之如子,用宽容慈爱的方法教导以色列人,在此指的是他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并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段历史。“年幼”指“出生到青年”这段时间,并非指孩童,此字的重点是这个时候的人还不能自立,必须依靠父母。“我爱他”原文的时态表示这是“我已经爱他”。

  “从埃及召出”这句话对每个以色列人来说,可说是相当熟悉的事件,也是以色列整个民族极为惨痛的历史经验。因为他们祖先就是在埃及当过奴隶,受到无情的压迫,才呼叫神的名,求神拯救他们。这让我们知道以色列人一提起出埃及的经验,就马上想到祖先在那儿当奴隶的苦役生活。是因为神的爱,才呼召摩西来带领他们祖先出埃及。

  不过神越发招呼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却更远离神,去向巴力献祭、敬拜偶像。孩子背叛了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父亲(神),去认别人(巴力)当“父亲”,且是将爱他的父亲赏赐给他的东西,包括五谷、美酒、橄榄油等物都说是别的“父亲”给的,有这样的孩子即使是在今天,也会让亲生的父亲发狂。若要依照摩西的法律规定办理,这样的孩子是可以被带到法院去请求法官裁判的。情形若是严重的话,可能会被判处用石头打死的刑罚(参考申命记廿一18—21)。

  第三节用的是父亲教小孩子走路的景象来比喻神如何对待以色列,说出这位疼爱以色列人的“父亲”(神)是多么地难过。他难过,是因为以色列人会“走路”,是神亲自教他们的。什么是“走路”呢?我们都知道孩子出生后,除了语言之外,第一件要学习的事,就是学走路。会走路,就是成长。先知何西阿说,神亲自教导以色列人学会“走路”,意思是指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该走的路向,什么是安全可行之道。

  这就像父亲在教导小孩走路时,紧随在孩子的身后,且是有时还会双手扶持着孩子,深怕孩子跌倒的样子。倘若小孩不小心跌倒受伤了,父亲就立刻抱起小孩,由父亲来医治他。这部分也可能暗指出埃及以来,以色列人跌跌撞撞学习作耶和华子民的历史。他们不断的犯罪跌倒,神不断地在惩罚后施恩医治。神以温柔慈爱对待以法莲,以法莲却不知道是耶和华医治他。

  “用膀臂抱着他们”描述神用双手将以色列人抱在神自己的胸怀中,这是多么亲密的景象啊!就像父亲抱着年幼的孩子一样。当他们要走路时,神牵着他们的手,当他们走累了,就将他们抱在身上,这都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经验。也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先知何西阿指出神就是用这种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以色列人。

  第四节更进一步地说,神是用“慈绳爱索”牵引着以色列人。请注意,这“绳索”原本是指“轭”的意思,是跨在牛、马等脖子上的轭,是牵制着牛、马耕田用的。但先知在这里说这绳子乃是神的慈爱,是用来牵引以色列人走正确的道路。就如父亲用绳子牵引学走路的小孩,慈爱地希望他能够学会走路。“我待他们如人放松牛的两腮夹板,把粮食放在他们面前”这句话现代中文译本译为“我怀抱他们、偎贴在自己面颊上,我俯下身子喂养他们。”神将以色列人抱在身上,将他们像婴孩一般地偎贴在脸颊上,甚至俯下身子,喂养他们,表明慈父怎样温柔怜爱又细腻地教育、喂养他的小孩,这是多么亲密的镜头啊!字里行间对神的爱的描述,实在令人动容。

  一一5~7 这段经文似乎和前段不太接连得上,但如果将这段经文比较第二节的“越发招呼他们,他们越发走开”就会清楚了。原来以色列人并没有因为神的爱,知道要感恩,反而离弃了神。由于神的子民背弃神,不归向神,所以他们要被流放到亚述。在上一章第十五节,先知何西阿就曾指出在战事一爆发,以色列的君王就被铲除,如果一个国家君王都被敌方铲除,那表示该国已经灭亡了才会这样。

  第六至七节让我们看到亡国成为奴隶的经历将会再次发生在以色列人身上,甚至是更严重,因为第七节说没有人能够为他们解开这个加在脖子上的轭。我们若是从出埃及入旷野的经历来看就更清楚这样的背景。出埃及入旷野,以色列人第一个经历到的是到了红海海边,他们发现前面已经无路可走,后面还有埃及的追兵赶过来,该怎么办?就在那时,神伸出他奇妙的手,行特别的神迹,带领他们安然地走过红海(参考出埃及记第十四章)。我们可以说整整四十年在旷野时间,每一天都是神迹。但是,有这样伟大的神迹在以色列整个民族当中,且是长达四十年的时间,他们却忘记了,且是忘得很干净。为了这缘故,神生气了,是非常地生气,因此,神决定让以色列人再次经历如同过去他们祖先在埃及当奴隶的经历一样,此次要让亚述人来统治他们。

  第七节原文意义难明,比较好的翻译可能是“但我的民偏要背道离开我,他们向巴力呼求,他却不能解救他们。”在路加福音十五章11-36节里耶稣所说浪子的比喻跟这里有异曲同工之妙。浪子执意要离开父亲,结果就被严苛的主人管辖,做污秽的工作。以色列人拒绝慈父,结局就是接受其他暴虐帝王的统治。以前神将他们的“轭”从埃及人手中解放下来,现在他们将在亚述帝国的统治下,再次被套上“轭”。

  一一8~12 因着以色列的悖逆,神要让以色列遭遇战争,家破人亡,以色列的平原城邑押玛和洗扁要变得荒凉。但耶和华仍爱以色列人,不忍弃绝他们,因此以色列人不至于完全毁灭。当神责罚他们的时候,不会把他们毁灭净尽,却要为他们存留余种,将来好再建立这个民族,他们终将归回本地。

  “押玛”、“洗扁”(参考创十19;十四2,8;申廿九23)是与所多玛、蛾摩拉并列的罪恶之城,最后被完全毁灭。这些城邑现在可能是淹没在死海南端。

  第八至九节经文描述了神内心的挣扎(很令人讶异,先知用拟人法写出来的,的确是“挣扎”)。这是圣经中最强有力的几节经文之一,它表达出神对罪人所处的险恶境遇所怀的深切慈爱、怜恤和忧伤,生动地展示了神慈父般对儿女的深爱和同情。依照圣经的规定(申廿一18-21)逆子应该处死,所以如果要依照法律处罚以色列人,神大可采用严惩的方式,以色列人本来就应该如“押玛”、“洗扁”被毁灭。但神并没有这样做,原因很简单:神爱以色列人。他不愿舍弃自己顽梗的子民,而当他不得不以惩罚来管教他们时,他的心伤痛无比。因为有爱,所以挣扎。

  假如我们要说神有“矛盾”的地方,从这两节经文就可以看得到。因为当以色列人背逆了他的教训,甚至去拜偶像时,以神的公义审判来说,以色列人是应该被判处死刑。但在这两节却不是这样,神是继续提到他对以色列人有特殊的爱,是无法切割的爱。神原本可以简单就将忤逆的以色列人处理掉,可是神实在太爱以色列人,所以他做不下这样的裁决。神的怒气不过转眼之间,他的恩典却一生之长久。他向以色列发出怜爱的叹息,一连四句的“怎能”足以融化任何刚硬的铁石心肠。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十一至三十二节,记载耶稣基督所讲的那位“仁慈的父亲和浪荡回头的孩子”的比喻,刚好可以描述出这位“仁慈的父亲”就和现在先知何西阿所说的神一样。他对以色列人如同那位“浪荡的儿子”有深厚的爱,只为了期待孩子回来到他的身边。“仁慈的父亲”并没有因为“浪荡的儿子”离家出走,就将之从家里户口中给予删除名字,也没有将门关起来。这位父亲并没有这样,也没有告进官府控诉孩子的不孝,他没有这样。相反的,这位“仁慈的父亲”是一再期盼孩子的回来,希望他能迷途知返。神肯为我们“回心转意”,我们的回应又是怎样呢?

  第九节的“圣者”是“分别出来的”、“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意思,显示出神特异性质。神怎么能够因为怜爱停止自己的公义惩罚?这点我们不清楚。但何西阿书适时地加上解释:他能够这样“转意不发烈怒”的原因,是因为他是神,是“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所以有些人难以明了的事情,神可以做到。

  本来我们不是很能理解神为何要搬出“自己与人的差异”这么重的话来描述“自己不在怒中临到以色列人”的决定。后来经过仔细研读经文发现,原来我们不够了解以色列人“偏要离开神”的严重性,也不够了解这样的行为会导致神怎样难忍的愤怒,以致除非他是神,否则他没有办法“转意不发烈怒”。

  第十节神发出“吼叫”的声音,召集他四散的子民回到他身边。先知何西阿曾提过以色列人的问题是:在埃及与亚述之间摇摆不定。他们时而想到要与埃及结盟,又想到同时要与亚述保持良好的关系,结果两边都不讨好,反而都成为这两个列强的俎上肉,被俘虏的有之,被勒索的也有。结果他们发现这两个他们看为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境的列强,不但没有保护他们免受伤害,而是更残酷地对待他们。

  因此,当神像狮子发出吼叫的声音时,以色列人就会如同被叫醒的迷途羔羊一样,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这声音在以色列人的敌人听来好像狮子那样在叫,令人胆寒心惊,但在以色列人听来却是温柔、慈爱的声音。就像约翰福音第十章三节耶稣基督说的,好的牧者发出的声音,他的羊听得懂,因为“他的羊认得他的声音”。

  第十一节也提到神要“再一次”带以色列人返回他们的家乡,这就如同鸽子无论被带到多远的外地,只要一放开,它就会知道怎样飞回自己的鸟窝一样。返回故乡,这是先知所传信息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被俘虏的人可以得到释放返回故乡,无论是过去或是现在,这都是一则相当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而这信息正好说出了神无比的爱!

  爱一个尚且在罪恶中的人,这样的爱是多么地痛苦啊!对于人类的背叛,神的爱就是一种疼痛的爱,甚至是付出生命的爱。神原本可以不用这么做,但他的爱,使他决定用疼痛的爱,就是割舍、牺牲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来完成他对人类的救恩。这就是圣经要告诉我们的神的爱,乃是一种疼痛的爱。

  神应许日后必将百姓招聚回来,那时他们必从散住的埃及与亚述地返回。当然,由历史看来,以色列人还是经历了重大的“惩罚”,而至终,以色列也神奇的复国了。当然,这个“召回”的预言是否已经完全应验,我们并不知道,不过看起来神的转意还是兼顾公义,而且的确是实现了其应许。

  十一章十二节至十二章十四节是整篇的信息,似与其他上下文分开;成为独立的篇章。在希伯来文圣经中,第12节是第十二章的第一句。在原文里,这一节的意思比较难明。有可能如在英文圣经英王钦定本和新英王钦定本中的翻译,何西阿时代,以色列满口谎话,心里诡诈,犹大却仍倚靠耶和华。又或者如英文圣经新美国标准本中所指,犹大学以色列一样任性。如果参照十二章二节,耶和华显然与犹大争辩。五章十节神明显审判犹大,可见犹大并不比以法莲好,犹大与神之间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极不稳定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奉献支持|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5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