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34876|回复: 12
收起左侧

钟鹏章《腓立比书》查经 —— 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第七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9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腓立比书》

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亦仆亦师亦友的生命与事奉

第七课 - 保罗对自己近况的说明(二)



经文:腓一:12 - 26

主旨:

腓一:18-19 对保罗来说,重要的是基督被传开,即使有一等人传福音的动机不正,甚至要加增他捆锁的苦楚,他不但不在意,反而满心喜乐,并且还要继续地喜乐。为什么他这么肯定说自己要继续喜乐呢?因为他知道,他的捆锁不会是长久的,借着腓立比教会信徒和领袖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会叫他从监牢里得释放。

腓一:20 保罗是怕死才这么说吗?不是。 保罗期待的不只是从监牢里得释放,他是满怀希望的热切期待基督的再临,身体得赎,受造之物脱离败坏的辖制,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10)。在 期待的过程中,即使为主受苦,或生或死, 保罗都不觉得羞愧。他不羞愧不是因为自己的使徒身份和权柄(林后十:8),或他的敢做敢为,而是“他不以福音为耻,因为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保罗一生传扬/辨明/证实福音,无论是生是死,为的就是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或“被尊为大”)。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1。腓一:12 -26  “12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13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14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上帝的道,无所惧怕。15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16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17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18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19因为我知道,这事借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20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21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22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23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24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25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26叫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就越发加增。”


《新译本》:12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反而使福音更加兴旺了,13以致宫里的卫队和其余的人,都知道我是为了基督才受捆锁的;14而且大多数主内的弟兄,因我所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毫无畏惧,更勇敢地传讲上帝的道。15有些人传扬基督是出于嫉妒和纷争,但也有些人是出于好意。16这些人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派来为福音辩护的。17那些人传讲基督却是出于自私,动机并不纯正,只想加重我在捆锁中的烦恼。18那有甚么关系呢?真心也好,假意也好,无论怎么样,基督总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我还要欢喜,19因为我知道,藉着你们的祈求和耶稣基督的灵的帮助,我一定会得到释放。20我所热切期待和盼望的,就是在凡事上我都不会羞愧,只要满有胆量,不论生死,总要让基督在我身上照常被尊为大。21因为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22但如果我仍在世上活着,能够使我的工作有成果,我就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了!23我处于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那是好得无比的。24可是为了你们,我更需要活在世上。25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还要活下去,并且要继续和你们大家在一起,使你们在信心上有长进,有喜乐,26以致你们因为我要再到你们那里去,就在基督耶稣里更加以我为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上一课已经查考了腓一:12-17节。

一、腓一:12-14  保罗因基督的缘故被捆锁,不但影响了“外人”如御营全军,对内也激发了很多主里的弟兄姐妹,“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上帝的道,无所惧怕。”保罗的这种“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为的是要在罗马帝国的中心,在该撒面前 为主作见证,是许多弟兄姐妹有目共睹,是他们所效法的对象。

二、腓一:15-17  保罗从自己的捆锁而激发弟兄姐妹的放胆传福音,叫福音兴旺,这就带出传福音动机的问题。他说:

A。有一等人知道保罗是上帝拣选和派来传扬、辨明和证实福音。他们也知道保罗是为福音的缘故被捆锁。他们出于对保罗的一片爱心,激励了他们越发放胆传上帝的道,无所惧怕。

B。另一等人传福音是出于嫉妒纷争,他们不接受保罗的传讲/辩明/证实福音是上帝“交给(保罗)的使命”,他们认为自己也有权柄传基督的福音。有的也可能认为保罗是因犯罪才被关在监牢,也有的可能说保罗所到之处都挑起与罗马政权、社区、犹太会堂和地方教会的冲突和争端,结果不是闹上公堂,就是锒铛入狱,使传福音获得不美之名,以此来削弱保罗的权威。保罗说这等人传基督的动机不正,因他在捆锁中不能给自己辩解,“以为/猜想”这样会“加增保罗捆锁的苦楚。”

对这两种人的传福音,动机虽然不同,但传的内容都是基督;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或更激发弟兄姐妹的放胆传福音,叫福音兴旺,或“加增保罗捆锁的苦楚。”保罗 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他说:

“18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新译本》作:“18那有甚么关系呢?真心也好,假意也好,无论怎么样,基督总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我还要欢喜。。”)

从这节开始,我们看到保罗把自己的心敞开,像一本摊开的书,让我们看尽他的“人生观”:

“20。。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21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22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23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24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25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腓一:20-25)

“10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11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三:10-11)

保罗在《加拉太书》则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

加二:20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加六:14  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这样的“人生观”是建立在保罗视基督为至宝,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的价值观上(腓三:8,西一:18)。这就意味着 保罗的一生是参与一场传扬/辨明/证实福音的属灵的争战,他要面对四面八方的敌人,不能与世界妥协,并要为基督受苦。。(腓一:28-30,三:10) 但内心深处却靠主满有仁爱、喜乐与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现在参与激进伊斯兰组织所谓“圣战”的人,他们的人生观是怎样的?这里的“激进伊斯兰”是指伊斯兰国组织(ISIS)、卡伊达(Al Qaeda 基地组织)、塔利班(Taliban)、博科胜地(Boko Haram)、回教祈祷团(Jemaah Islamiyah)等诸多极端恐怖回教组织,以及它们所奉行和宣扬的原教旨加上恐怖暴力的伊斯兰。这些人为了所谓捍卫伊斯兰,可以不择手段,诛杀“异端”,甚至诛杀任何人。。。对他们来说,“生”是为事奉他们的“神”(其实是“魔鬼”),把人命看得像草菅一样轻微,可以任意摧残、杀害;“死”是为他们的信仰殉道,所去的地方,那里有喝不完的美酒,又有许多美女相伴。 这些人手持枪械,高声喊叫自己所谓神的名字,但内心深处满是苦毒、憎恨、忿怒、并一切的恶毒(注:或作"阴毒"),没有平安。(弗四: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古兜兜饭 于 2015-7-9 14:48 编辑

现在回头再看保罗怎样看待传福音动机的问题。“18这有何妨呢? 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这有何妨呢?” --  原文是  ,英文作:What then?是个问句。但原文是可以作问句或感叹句,取决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用问号侧重于问,用感叹号可使语气更强烈,感叹语气更明显。 如果这节经文是问号,意思是“这又如何呢?/我们应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是感叹号,意思是“那有什么关系!”

像这样“模棱两可”的标点符号,在旧约也是有的,理由是原文圣经(新、旧约)是没有标点符号。这是翻译者和出版者后来加上去。譬如,诗篇八:1-9(《和合本》)

1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将你的荣耀彰显于天。
2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
3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
4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5你叫他比天使(注:或作"神")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6,7,8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
9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有的圣经(大部分中英文圣经)在第四节用问号(?),有的(如新加坡圣经公会出版的新标点和合本,2005年)却用感叹号(!)

这是大卫的诗篇。如果是问号(?),读的人就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谁?神竟然看我这么尊贵?有一个基督徒摇滚乐团 Casting Crowns(铸造王冠),由牧师主唱,根据第四节作了一首歌Who am I? 歌词里自问自答。Who am I that the Lord of all the earth, would care to know my name, would care to feel my hurt?我是谁?全地的主竟知我的名,竟愿体会我伤痛!他的回答是:不是因为我是谁,乃是因为你所做;不是因为我所做,乃是因为你是谁。Not because of who I am, But because of what you’ve done, Not because of what I’ve done, Bu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要知道我是谁,便要先知道神是谁?


如果是感叹号(!),表示大卫惊叹人在神眼中是多么的尊贵。大卫肯定不用问号,不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因为他知道神是谁,所以诗的开头(第一节)和结尾(第九节),他都称颂神的名,何其美,何其威严和荣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 --  在保罗眼中,这两种人传福音的动机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基督的名字已经被传开。在这句子紧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又如何呢?/我们应有什么看法呢?”),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文 except that,nevertheless that),表示保罗的回答“只有这一点”,其他都不重要。我在上一课已经说了,这两种人都是传耶稣基督(林后一:19,提前三:16,罗十:14-15,林后十一:4),传钉十字架的基督(林前一:23,二:4,加五:11),传基督从死里复活 (林前十五:11-12,14),现在是“主”(林后四:5),这也是保罗和使徒们所传讲的。从14节到18节,“传/传讲”共出现四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5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6节;18节)。若没有人传基督的福音,就没有人听见福音,也不用说信基督耶稣了。(罗十:14-15,17) 难怪保罗就只关注这一点。


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  那等人传福音动机不正的,他们传福音是出于嫉妒纷争,不接受保罗的传讲/辩明/证实福音是上帝“交给(保罗)的使命”,或认为保罗是因犯罪才被关在监牢,说保罗所到之处都挑起与罗马政权、社区、犹太会堂和地方教会的冲突和争端,结果不是闹上公堂,就是锒铛入狱,使传福音获得不美之名,以此来削弱保罗的权威。他们原“以为/猜想”这样会“加增保罗捆锁的苦楚。”怎知道保罗非但一点也不苦楚,反而“欢喜,并且还要欢喜”。我们会说,怎么可能?照常理来说,这真的不可能。但要是我们知道保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看上文),他的“欢喜,并且还要欢喜”就变得理所当然。只要基督被传开,他内心深处靠着主是满有仁爱、喜乐与平安。“还要欢喜”是未来时态的动词,表示保罗是继续不断的欢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我在第三课谈到保罗欢欢喜喜地为腓立比教会的人祈求上帝吗?我这样解释“欢喜”这个字:

。。“欢欢喜喜”的原文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joy,名词)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ejoice,动词) ,前者出现在保罗书信 20 次;后者 25 次,其中《腓立比书》分别占了 5 次和 11 次(包括“一同喜乐”);《加拉太书》只出现一次,说的却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喜乐”(加五:22)。请大家看《腓立比书》有关喜乐的经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名词):
腓一:4  “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常是欢欢喜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地祈求。”
腓一:25  “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腓二:2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以满足。”
腓二:29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腓四:1  “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动词和它的各种形态):
腓一:18  “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并且还要欢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腓二:17-18  “17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8你们也要照样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腓二:28  “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腓三:1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于我并不为难,于你们却是妥当。”
腓四:4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腓四:10  “我靠主大大地喜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得机会。”


即使保罗在狱中
不能为自己辩解,但他还是心里有平安和喜乐。他过得是喜乐的一生,这是我们所要效法的。(腓三: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因为我知道,这事借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 (《新译本》作“19因为我知道,藉着你们的祈求和耶稣基督的灵的帮助,我一定会得到释放。”)

保罗所以会继续地喜乐,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借着你们(腓立比教会信徒和领袖)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这里的“知道”原文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know,perceive),可以表示来自上帝的启示,也可以指一般的知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know 腓一:12)。不过这两个字有时可以互用(如林前八:1-3 “1论到祭偶象之物,我们晓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2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什么,按他所当知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的,他仍是不知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若有人爱上帝,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这节经文,我们认为是直觉地知道,而不是来自上帝启示的结果。


耶稣基督的灵”-- 这跟“上帝的灵”一样(罗八:9,14 “如果上帝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因为凡被上帝的灵引导的,都是上帝的儿子。”)指的都是圣灵。


“。。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 --  “帮助”的原文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一次用在弗四:16 “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新译本》的翻译更好,“全身靠着他,藉着每一个关节的支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着每部分的功用,配合联系起来,使身体渐渐长大,在爱中建立自己。”这个字是一个“图画”文字,动词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在彼后一:5 “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新约和希腊文教授巴克莱(Prof William Barclay 1907-1978)在《每日研经丛书 -- 彼得后书》曾对这个字的背景作了详尽的解释。他说:这个字原来的意思是指诗班的领导者。希腊,特别是雅典有很多出名的剧作家,他们的剧作需有大型诗班才可演出,所以需要的开支很大。在古代雅典,有许多热衷戏剧的人便自动集资以招募,维系,训练及装备这些诗班。他们被称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执行这项责任的行动则成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字带有“豪爽”之意。因为在支持这盛举是不应吝啬小器,而是大解善囊,倾力相助,以期有一场精彩的演出。以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的意义包罗的范围更广,不单是指装备赞助诗班的人,也可以指装备军队,或以美德装备生命的人。所以,当保罗说有“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表示圣灵的帮助是非常“豪爽”的。


“。。终必叫我得救。” --  “得救”的原文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许多圣经学者把“得救”作末世的“救恩”解,指保罗将在上帝面前被显为正(“为义”)。我在这里是按字面的意思,指保罗从监牢被释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21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新译本》作:“20我所热切期待和盼望的,就是在凡事上我都不会羞愧,只要满有胆量,不论生死,总要让基督在我身上照常被尊为大。21因为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20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新译本》作:“20我所热切期待和盼望的,就是在凡事上我都不会羞愧 ,只要满有胆量,不论生死,总要让基督在我身上照常被尊为大。”) --  对保罗来说,重要的是基督被传开,即使那些人传福音的动机不正,甚至要加增他捆锁的苦楚,他不但不在意,反而满心喜乐,并且还要继续地喜乐。为什么他这么肯定说自己要继续喜乐呢?因为他知道,他的捆锁不会是长久的,借着腓立比教会信徒和领袖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会叫他得救。

他怎么知道他终必会得救呢?在徒二十三:11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这是上帝给他的应许,当时保罗 刚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公会前申诉。以后我们看到上帝怎样一路保守保罗往罗马去:他用外甥拯救保罗,以免落在犹太人的手中(徒二十三:12-22);用千夫长护送保罗到该撒利亚(徒二十三:23-35);坐船往罗马的途中,遇到了大风暴,他拯救全船的人。。。保罗是否肯定在尼禄面前,他一定会得到公正的审判?我在《使徒行传》第四十七课曾谈到这个问题,我说:

。。若保罗知道尼禄已经变得“疯癫”,他还会上告于该撒吗?尼禄王在54年登基,最初几年是罗马历史上最繁荣兴旺的年代中的一部分。他在私人教师和顾问森尼卡(Seneca)的帮助指导下,降低了税收,制定了给老人以年金、给穷人以补助的法律;派优秀官员在海外任总督;提供竞技场上的囚犯和武士斗兽娱乐表演,所以深得老百姓的欢心。保罗的“上告于该撒”是在59年,难道他还没听说尼禄已变得“疯癫”吗?为什么保罗那么肯定尼禄皇帝会亲自听审他的案件?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罗马公民可以向该撒上诉是源于主前30年,那时亚古士都(Augustus)获权亲自听审上诉案件。几年后,罗马颁布一项法令,禁止地方行政官(magistrate)鞭打、杀害、施刑于任何上告该撒的公民,或阻止他们在规定的期限前往罗马。虽然在第二世纪的后半期,这样的特权似乎逐渐削减,但在第一世纪中叶,也就是保罗上诉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路加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

但问题是,暴君尼禄是否真的会坐堂听审每一起上诉案?史学家塔西土(Tacitus)说,尼禄登基后曾宣布,自己不会像革老丢(Claudius,41-54年)那样听审每起上诉案。事实上,在他作皇帝的前八年,他都将听审的职权交给别人,但有一例外,在62年他亲自听审 Fabricius Veiento 的上诉。若保罗是在两年软禁的后期,大约是62年初才上庭受审的话,很可能不是在尼禄王面前申辩,只是在掌军权的执政官(The Prefect of the Praetorian Guard)前受审。一般解经家都认为,保罗后来被判无罪释放,就离开了罗马。

究竟保罗为什么要上告于该撒呢?有的解经家说,也许是因为他在哥林多的时候,因着方伯迦流(Gallio)的判决,让他看到罗马法律的公正。还记得在那一课我说,蓝赛爵士(Sir William Ramsay) 认为这场审讯等于为以后类似的案件创了先例,给保罗有自由在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宣讲他的信息吗?保罗可能认为,若有机会在该撒面前受审,说不定该撒比迦流更有智慧聪明,明白基督教不像犹太教的狭隘和激进,反而会容许基督教在帝国的土地上自由的传讲。保罗可能觉得这个冒险是值得的。(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当保罗在写《腓立比书信》的时候,他是有把握会得到公正的审讯,甚至获得释放。


保罗是怕死才这么说吗?接下来,你看保罗怎么说?保罗就像一本摊开的书,让我们看到他面对人生的态度:他所切慕、所盼望的,就是在凡事上他都不会羞愧。他切慕什么?他盼望什么?

“切慕/热切期待”的原文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文 earnest expectation),也用在罗八:19-21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上帝的众子显出来。20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21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

“盼望”的原文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文 hope),就是林前十三:13里的“望”(“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保罗所期待的肯定不只是从监牢中释放,他切望等候的是基督再临,身体得赎,受造之物脱离败坏的辖制,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10)这样的期待和盼望,有的学者称为 hope-filled eager expectation (满怀希望的热切期待),在期待的过程中,保罗在凡事上他都不会羞愧,活着从监牢中得到释放也好,还是为主殉道也好,他视死如归,无所惧怕。

“羞愧”的原文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文 ashamed), 从以下几处经文,我们就明白使徒们在何事上不觉得羞愧:
林后十:8 “主赐给我们权柄,是要造就你们,并不是要败坏你们。我就是为这权柄稍微夸口,也不至于惭愧。”

彼前四:16 “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上帝。”

约壹二:28 “小子们哪,你们要住在主里面。这样,他若显现,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当他来的时候,在他面前也不至于惭愧。”

保罗在满怀希望的热切期待基督再来的过程中,即使为主受苦,或生或死,他都不觉得羞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4-3 1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