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赛亚书——第六十三章(续)
6.复仇之日(六三1~6)
接着的情景是整个先知文学中,其中一个最生动与使人畏惧的一幕。它在教会的遗产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不论是圣经,或是在圣诗集中:
我双眼已看见耶和华降临的荣光,
他已践踏了愤怒葡萄所储存的酒。
只有圣洁,才能产生祝福;而在圣洁建立之前,必须有审判的阶段。当主回来设立他国度的时候,他必先毁灭他的仇敌。这样的毁灭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其中一次发生在哈米吉多顿的山谷(启一六16),另一次在约沙法谷(珥三12),又有一次在以东。第六十三章所说的正是以东那一次。
“以东”在这里代表上帝和他子民的敌人(见赛卅四5),他们一贯与以色列为敌。弥赛亚从以东的大都会波斯拉大步走上来,穿着荣耀的衣服,这衣服因以色列敌人的血被染成红色。当被问到为何他的装扮是红色,他用了酒榨的形象来描述他对仇敌的践踏。在古代,人们将葡萄放在大桶里,在上面踩,直到踩出汁液。他们的衣服沾上了红色的葡萄汁。约翰也使用同一个比喻(启十四19-20;十九15)。
他向他们报仇、救赎他百姓的时候到了。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他仍大有能力;恶人就像在上帝烈怒的酒榨中被践踏的葡萄,一切反对他,敌对他旨意和他百姓的仇敌都被毁灭。
7.余民的祷告(六三7~六四12)
六三7~10 接下来,先知以赛亚替被掳的余民说话,寻求拯救他们脱离可怜的光景。首先,他复述神以往怎样对待以色列民。耶和华向他们展示他的慈爱、美德、大恩和怜恤,证明他是他们的救赎主。神称他们为他的子民。纵使他预先知道他们的行止,但是这里却描述他无法想象他们竟为其它神祗而舍弃他。这样,他就作了他们的救主。他也成为他们在一切试炼中的同伴,尤其是在埃及的一切苦难中。在他面前的使者,就是弥赛亚,拯救他们。他以慈爱和怜悯救赎他们离开埃及,在整个旷野旅程中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他们却以悖逆回报他的爱,因此他不得不“转作他们的仇敌”。
六三11~13 即使回想古时的日子,摩西和他世代,也会产生以下的疑问:“将以色列人和摩西、亚伦以及其它收养他们的人从红海里领上来的,在那里呢?将他的圣灵降在摩西身上,然后分开红海,使摩西可以带领他们走过去,为他的名带来永远尊荣的,在那里呢?那带领他们走过红海,使道路平坦如马行走也不跌倒的旷野的耶和华在那里呢?”
六三14 好象一头野兽走下山谷,找寻歇息、重新得力的地方,神也这样引导他的百姓进入安息之地,因此为他自己赢取了荣耀的名。注意,这里出现了神的三位一体:耶和华(7节),耶和华的使者(9节)和耶和华的灵(10,11,14节)。
六三15~16 复述神过去的恩慈引导时,先知前望被掳巴比伦的景况,并为被掳的人代求,呼吁他向他的百姓有所怍为。古时神曾奇妙地带领和赐福给他的子民,现在他忘了他们吗?以前曾光荣地为他的儿女所显示的热心和能力,现在在哪里呢?虽然神的热心、大能和怜悯,似乎向余民收回。以赛亚辩称,尽管亚伯拉罕和以色列不认他们,神仍然是他们的父。罪人的唯一盼望是以忍耐与信心将自己完全放在上帝的手中。
六三17~19 在第17节,余民似乎责怪耶和华使他们跌倒;但事实是,只有当人先刚硬自己的心,神才使他们的心刚硬。余民的意思可能是说:“为什么你容许我们走差离开你的道?”神容许发生的事,往往被说成是他做的。无论如何,被掳的人向耶和华呼喊,求他在恩典中向他们转回来。
以色列只得那安息之地一段相对很短的时间,现在他们已失去安息,他们的产业所剩无几,圣所也被践踏,变成颓垣败瓦。在以赛亚的时代,亚述人虽然践踏了大部分圣地(卅六-卅八章),但没有占领犹大。一个世纪以后,巴比伦人在尼布甲尼撒的率领下消灭了犹大国,摧毁了耶路撒冷及其圣殿和城墙。以赛亚说这些话时,圣殿还在,但他预言圣殿将不复存在。
而神的百姓以色列人,好象其它从来没有跟主立约的民一样,没半点胜人之处,他们似乎已被上帝抛弃了。所以他们就谦卑地恳求不要被彻底弃绝。正是这种极度的沮丧和绝望,使他们举目向天祷告,从而引出了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