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堂,2008年刚刚庆祝了建成130周年暨重建110周年。(陈耀辉摄)
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不停发酵,成一个心结。终于到了2007年,曾经的记者、商人沈迦放下一切,投入一场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历史探索,千里追踪,找到了大部分答案。
照片的主人公,叫“苏慧廉”,一个即使是专业历史学者都感到陌生的名字,但却是一个早应引起中西汉学界注意的名字。
一个人的历史
朱雨晨 撰
沈迦静静地看着车窗外的蓝天白云,看着清澈却深不见底的大海,看着以百公里时速向后飞驰的栏杆,车正离开温哥华,上了通向烈治文的跨海大桥,沈太太安静地开着车。突然,他开口了,声音不响但坚决:“我想做这个事,我想写他。”
沈迦想写的这个人,中文名叫“苏慧廉”。
初识苏慧廉
1991年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沈迦回到家乡担任《温州日报》文化版记者、编辑。他注意到,几乎所有与温州开埠有关的历史书籍和报道中,都会用同一张照片。它大约摄于19世纪后半期--温州的近代化历史,开始于1876年的《中英烟台条约》。
几乎所有与温州开埠有关的历史书籍和报道中,都会用同一张照片。它是温州历史最早的影像材料。
照片里的温州,还是一个由密集平房、鳞次瓦顶、林立船桅构成的中世纪小城。
沈迦发现,这张照片来自于一本英文书——《中国使命》作者名为“苏慧廉”,英文William Edward Soothill。他的妻子也写过一本书,叫《中国往事》。这两本书在整个温州市各只有一本。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另一个温州人,考古大家夏鼐在北京旧书摊上买到了它们,后来被温州图书馆借去。1985年夏鼐去世后,它们就被收藏在温州图书馆里当作善本,不准外借。因为《温州日报》的记者身份,沈迦去图书馆,能被允许翻翻这两本书,偶尔复印一两页。
几乎所有追溯温州近代史的书籍、报道、纪录片,都会使用这张照片。时间久了,沈迦越来越感到好奇,这张照片的拍摄者,这两本书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工作之余,他查阅了温州的地方志,以及所有能够得到的相关材料,只能隐隐勾勒出一个主人公在温州时的大致轮廓。
苏慧廉是英国“偕我会”( 后来改名为“循道公会”) 派到中国的传教士。他主持大规模重建的“城西堂”,至今还是温州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2008年刚刚庆祝了建成110周年。
小时候,沈迦陪奶奶去过这家教堂,对那里很熟悉。教堂的净空很高,里面有六根黑色巨型圆柱,它们和中国古建筑里朱红色的圆柱完全不同。他也模糊地记得,很早就有长辈提起过,这些柱子是从英国千里迢迢运来的,原来苏慧廉就是它们的奠基人。
余时间的探索极其有限。虽然沈迦对苏慧廉发生兴趣了足有十年,那个遥远的身影仍然极其模糊,就像他留给温州的唯一一张照片那样。
苏慧廉留给温州的唯一一张照片,模糊的大胡子。
这个迷一样的人是什么时候来的温州,除了那所教堂之外又做了什么,什么时候走的,之后的命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