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课 舍己背十字架跟从主/王志学
请聆听主耶稣恩典的吩咐: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八34)
“跟 从”
我们一生中会面对许多的抉择。在种种大小抉择的背后,蕴含一个最基本的抉择:我们是否选择跟从耶稣?其他的抉择都是这基本抉择的表达与应用。基督徒生
活的成败,也与跟从基督的远近有密切的关系。
初信主的人,特别在普遍以“举手决志相信”作为基督徒起点的华人教会文化影响下,要在心中作一重要的跨越:从相信到跟从。相信耶稣可以是静态的,跟从
他却是动态的;相信耶稣不需付任何代价,跟从耶稣却要计算和付出代价。相信耶稣是“点”,跟从耶稣是“线”,要一生不断地划下去。若没有这重要的跨越,教
会只会充满“相信耶稣”的过去(点)见证,而缺乏“跟从耶稣”的不断(线)体验。最可惜的,是只有“信”徒,而没有跟从耶稣的门徒。
信主较久的,或是教会领袖也需要常回到根基性的反思:我在跟从谁?最基本的道理,反倒最容易忽略或偏离。种种“服侍耶稣”的忙碌事工,背后缺乏了“跟
从耶稣”的实质,也是常有的现象。
跟从耶稣的表达分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在是“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参腓二5)。当宣明会(World Vision)的创办人鲍勃-皮尔斯(Bob
Pierce,1914-1976)说:“让那使神的心破碎的事情,也破碎我的心。”(Let my heart be broken with
the things that break the heart of
God.)他表达了内在对主的跟随,就是:基督的价值成了我的价值,基督的性情成了我的性情,基督的感受成了我的感受。
当卢云(Henri
Nouwen,1932-1996)在再思人生方向时,他祷告:“主呀!指示我你要我何去何从,我必跟从你。”这是外在的跟随基督。就是在人生的方向,往
哪里去,做什么,完全放下个人的议程(agenda),顺服基督的带领:“若有人在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在在那里……”(约十二
26)
跟从的操练建议
西方教会有倡导“WWJD”(WhatwouldJesusdo?)的操练建议,就是在任何处境下,我们都问:“若是耶稣在我这处境中,他会怎样
做?”有些人虽然指出这操练的不足之处和因极端的应用所带来的偏差,但在持久的操练下,配以对圣经教导的全面了解,能有效地培养一种跟随基督的向心性和敏
锐。
跟随基督若得持久,必须作两种重要的操练:“舍己”和“背十架”。若缺乏这两种操练,跟随基督多会半途而废。
四、 舍己
祈克果(Soren Keirkegaard,1813-1855)对舍己有精辟的见解:
“一个基督徒是‘自我中心’意志被神破碎的人。他的‘自我中心’意志越强,破碎也就越深,也就更能成为好基督徒。这经历就是被称为新的顺服。基督徒是
一个不再顺服‘自我中心’意志,却以那破碎的意志,去顺服神的旨意的人。合乎圣经的基督教信仰与意志的更新改变(transformation of
the will)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跟随基督的路上,圣灵会不断安排我们操练舍己的机会。每一次都带来内心的剧烈争战。我们是要让“自我中心”抬头,还是愿意倒下去。自我中心是相当蛮
顽的,这可有两方面的表达:太敏感、太脆弱、太容易受伤和太坚持己见、自以为是、不能让步。
当教会领袖从跟随基督堕落至跟随事工,也就从舍己的操练,变质成为己的操纵。那种容不得别人违逆自己的看法和决策的自我中心,十分可怕的。
圣灵不断动工,只要我们不要抵挡他的工作,就能被塑造客西马尼园耶稣的心志:
“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可十四36)
舍己的人,会成为毫无主见,容让别人随意践踏的人吗?恰恰相反,自我中心越减少,基督的同在越增多。“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三30)舍己的操练
有助磨掉个性上的杂质,使我们更成熟更平衡。卢云描绘的可说是舍己的人美丽写照:
“保持弹性却不会毫无立场,愿意去对质却不会随意冒犯别人,温柔宽恕却不会柔弱,有所坚持却不会操纵把弄别人。”
他认为这种生命是与生命之源深深契合而孕育的果子,也就是紧紧跟随基督的人的生命流露。
舍己的操练建议:
* 多讲肯定别人的话。
* 主动认错。
* 注意那些使自己常容易愤怒、发脾气的人与事,让圣灵光照拔除“自我中心”的根:“我”的看法、“我”的计划和“我”的面子。
* 注意那些使自己常容易感失望或灰心的人与事,让圣灵光照拔除“自我中心”的根:“我”的期望、“我”的理想和“我”的感受。
* 不介意出了力、帮了忙,却不被表扬和称赞。学习隐藏。
*
为拥有种种权利而感恩,却愿意学习放下权利。特别是我们知道只有在放下权利的情况下,才能服侍基督和见证基督。基督在这方面立下了美好的榜样:“他不
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腓二6、7)
* 操练禁食祈祷
* 在开会时,在无关大是大非的议题上,学习安静,欣赏和采用别人的看法和建议。
五、 背十字架
对我们来说,背十字架的含义或许是模糊的。但对活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人来说,背十字架只有一个清楚的意思:被罗马政府判死刑,且要亲自把自己将要被钉
在上面的十字架背往刑场。而十字架酷刑通常是一种政治和军事的惩罚,专门用来对付被视为威胁罗马帝国稳定的叛逆者。
当耶稣借用“背十字架”来说明跟随他的要求,他背后的意思是十分明显的。你若要做一个彻底跟随耶稣的人,需作好心里准备,你将被现存政治、经济、军事
和文化力量视为“异类”和“眼中钉”,而要被除之而后快。然而你为了跟随基督,愿意作出任何牺牲甚至摆上性命也不在乎。
门徒是活在一种张力中:一方面我们在实践耶稣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6)
另一方面,由于跟从耶稣的群体会根据耶稣的价值观从根基上批判、动摇和改变现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制度,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威胁性”和“颠覆性”。正是这
样,跟随耶稣的门徒面对逼迫是常有的,这就是为何耶稣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10)
我们的试探是太融入现存的文化和制度,和太在意教会对社会的相关性(being relevant),而不知不觉被驯化(being
domesticated)。美国(U.S.A)一些先知性的分析,指出主流福音派教会反映了美国文化价值和政治意识形态,远超过见证圣经的价值。忠于跟
随耶稣是会带来在不同处境中内心的煎熬,思想上的交战和行为上的挣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家庭教会在在逼迫中制订了《七条大纲》,其中一条是“走十字架道路”:
“信徒在清楚自己重生得救后,要认识信主的含义,就是跟随主,走十字架的道路,成为基督中心的门徒,愿意和他一起受苦。他们认定下次十架道路,是惟一
能忍受苦难、逼迫,并胜过惧怕的秘诀。”
赵天恩(1938-2004年)总结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经验,也强调基督徒必须走十架道路:
“中国教会认识到苦难是门徒训练绝对必要的一环。故此,他们学会了接受苦难,为跟随耶稣的脚踪而付上代价。他们称之为‘走十字架的道路’。从这个角度
看,他们对福音的认知和经历,往往比西方教会认识得更深。海外教会可以从中国教会学习到苦难在信徒生命成长中的地位。”
中国家庭教会走十字架道路是效法了基督(参彼前二21),也承继了两千年教会的优良传统。海外华人教会也要投入这荣耀的行列。特别在面对普世宣教的挑
战下,华人教会的福音运动必须有背十字架的生命力,才能完成福音遍传的艰巨任务。
背十字架的操练建议:
* 深入默想思考“在世界而不属世界”的含义。
* 努力建立圣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至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分辨与跟随基督背道而驰的地方。
*
从小事上开始实践不妥协的见证,和不能被收买的坚持。深知道“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
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你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可八36-38)
* 若是软弱跌倒,靠圣灵的能力再站起来,经历天父的宽恕,继续跟随基督。
*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八34)
问题研讨
根据文中“跟随”、“舍己”和“背十字架”的操练建议来实践,分享心得和体验。
阅读建议
一、潘霍华著,邓肇吸、古乐人译:《追随基督》,香港:道声出版社,二00一年。(原著:Dietrich Bonhoeffer,The Cost
of Descipleship,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63)
二、窝特森著、梁成德译:《作主门徒》,香港:天道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原著:David Watson,Called&Committed.
Wheadton:Harold Shaw Publishers,1982.)
三、赵天恩编:《赤地之穗-来自中国大陆之见证》,台北:中福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