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释经的步骤/王守仁
圣经既然是神所默示的,它就是我们一切信仰、生活的标准。我们必须正确地明白圣经的本意,而不曲解圣经话语,否则我们就不能相信圣经真正要我们接受的真理,不能遵行圣经真正要我们遵行的。既然圣经有权威性,我们必须了解其中的真谛。因此了解圣经、解释圣经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我们误解圣经、乱解释圣经,歪曲圣经的真意,它的权威也就埋没了。释经并不是照自己的主观的意思来解释圣经,而是找出圣经的原作者,藉着圣灵的启示写给读者的真正意义。当我们释经的时候,我们必须顾及数个因素。
经文的文体(Literary Form)
《约翰福音》第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爱是寻求被爱者的好处。如果你爱你的儿子,你就会寻求他的好处。既然神爱世人,神就会寻求世人的好处。这结论很合逻辑。《歌罗西书》第一章十四节:「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罪过得以赦免,就是不被定罪。所以我们在爱子里就不被定罪。这解释也很合逻辑。《诗篇》第二十八篇七节说:「耶和华是我的盾牌。」盾牌没有意志、没有思想、不能启示,它是死的东西。我们用上面的逻辑推论:所以耶和华没有意志、没有思想、不能启示。《诗篇》第二十八篇二节:「耶和华……是我的高台。」我们用上面的逻辑推论:高台是人手所建造的,所以耶和华是人所造的。我们都反对后面这两个结论。为什么同样逻辑的推论运用在前两节圣经:《约翰福音》第三章十六节和《歌罗西书》第一章十四节就没有问题,而运用在《诗篇》第二十八篇七节和《诗篇》第二十八篇二节就发生问题呢?这是因为圣经中有各种不同的文体。我们若不辨别圣经中的各种文体,而用同一方法来释经就出问题。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要了解圣经的话语,第一步就要认清楚该段圣经的文体。圣经中最常用的文体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种。
一、演讲或议论文(Discoursiveor Logical Literature)
这文体的特征是以议论方式传达信息。它很注重逻辑。新约的书信和耶稣长一点的教训,与旧约的先知演讲都是这种文体的例子。议论文诉诸我们的理性(intellect)。神以这种文体,传说他的信息,其主要对象是我们的理性能力(intellectual
capacity)。因此我们研读这种文体的时候,必须要仔细留意其中逻辑的思想演进;若忽略其中一部分就会失掉整段经文的信息。
逻辑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联系。思想之间的联系都用连接词完成。因此研读议论性的文体,就不可疏忽这些连接词:如「因为」、「因此」、「所以」等。同时要抓住思想的重点演进,抓住思想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得到整段经文的信息。
「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原文gar,因为)。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罗一14~17)为什么「我愿意把福音传给在罗马的人」?因为「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十六节开头很重要的两个字:「因为」(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保罗写的是:「因为我不以福音为耻」,接着他又写「因为」(和合本又没有翻译出来),为什么「我不以福音为耻」?因为「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保罗在此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以福音为耻,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愿意把福音传给所有的人。为何我们不以福音为耻?因为这福音是神的大能。如果你在你自己身上体会到福音是神的大能,就会情愿尽力把福音传出去。
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十六节的「神的大能」和十七节的「神的义」,有密切的关联。十七节的「因为」,指出这一点。保罗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罗马书》中表达出来。很多人以为信了耶稣,罪得到赦免,被称为义,就感谢赞美主;以为这就毕业了。我们知道神的义不单使我们称义,不把我们当作罪人,更要知道神的义和神的能力是分不开的。神的义使基督徒称义,和神建立好关系,同时也成为神的大能使我们过着圣洁的生活。像这一类很重要的信息,只要我们很小心留意议论文中的连接词,便会发现到。
二、叙述文(Prose Narrative)
圣经中这种文体主要是用来述说神救恩的历史(salvation history)。叙述文的文体可以在圣经中的《创世纪》、《出埃及记》、四福音书等看到。在神学界里,「救恩历史」有两个不同的意思。第一个意思是「非历史性的」。不信派的神学家不信神迹。他们不信神会在历史中行神迹。所以他们说,圣经中的神迹没有发生在历史中,而只发生在救恩历史中。简单地说,他们认为发生在救恩历史中的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救恩历史」的第两个意思强调,神的作为,包括神迹,发生在历史中。救恩历史乃是神救世工作的历史。本文所用的就是这第两个意义。
要明白、了解一件事,我们不但要知道那件事真的发生,我们也要了解那件事的意义。一件事的意义不是外人加上去的,而是那件事发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所以要完整地报导一件事,就必须报导那件事发生的经过,并阐明那件事的意义。因此圣经的叙述文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报导事实,(二)阐明事实的意义。
叙述文的文体诉诸想象力(imagination)、情感(emotion)和理性(intellect)。在这种文体里有一些细节是重要的,而有些细节是次要的。我们研读这种文体的时候不必要花太多时间在次要的细节上,它们的功用是把事实的报导表达得更生动而已,我们要注意重要的细节。
三、诗歌(Poetry)
圣经里以诗歌为文体写成的经卷最好的例子就是《诗歌》。诗歌有三个特征。
(一)像寓语(FigurativeLanguage)
我们不可以按表面的字义解释像寓语。《诗篇》第二十八篇七节:「耶和华……是我的盾牌。」这是像寓语所以不可以按字面解释。否则便误解认为耶和华如盾牌,是被人造的,不能动而可以被人拿上拿下。这里盾牌是像寓语。意思是,耶和华可以保护我好像盾牌一样。诗歌里有许多像寓语,我们必须注意它像寓的含义。
(二)富于情感
诗歌经常抒发我们的情感(appealtoemotion)。但只是情感洋溢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情感与理性,以及神的话相辅相成,才是美好。由于诗歌具有这第两个特征,很多人在灵修时候喜欢读《诗篇》。读《诗篇》使我们更愿意亲近神。
(三)平行表达法(Parallelism)
平行表达法是诗歌很重要的特征之一。中文的诗是着重平仄韵的。但希伯来人的诗则不在乎平仄韵而以平行表达法为要。平行表达法其实有三四种。但比较普遍又容易看出来的平行表达法有两种。
同义平行表达法(SynonymousParallelism)
在同义平行表达法中,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意思一样,但用字不尽相同。「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十九1)这节经文是以同义平行表达法构成的。「诸天」与「穹苍」意义相同;「述说」与「传扬」也是同义;「神的荣耀」与「他的手段」表达同一意义。这种同义平行表达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以此为结构的经文。比方说:我们明白「诸天」、「穹苍」、与「述说」的意思,而不晓得「传扬」何解,我们可因这种平行表达法的特征,再从上下文的子句揣摩,便理解「传扬」之意。
《诗篇》以外,福音书中耶稣的讲论有很多是以诗歌为文体的。耶稣在世时教训的事很多,门徒后来将之写成福音书。有些人对他们的记忆力感到稀奇。其实门徒一方面受到圣灵的启示,另一方面耶稣也将重要的话语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以帮助他们记得。大家都知道,诗歌比散文更容易背。因此耶稣特意将他重要的话采用诗歌形式来表达,以便门徒了解和记忆。例如《马可福音》第四章二十二节:「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就是以同义平行表达法结构的一节经文。「掩藏的事」与「隐瞒的事」意思一样;「没有不显出来」和「没有不露出来」意思相同。
反义平行表达法(AntitheticParallelism)
在反义平行表达法中对比的项目的意思是互相相反的。例如《箴言》第十章七节:「义人的记念被称赞,恶人的名字必朽烂。」「义人的记念」与「恶人的名字」意思相反;「被称赞」与「必朽坏」也是相反词。《马可福音》第八章三十五节也用反义平行表达法:「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要救自己生命」和「丧掉生命」是相反的;「丧掉生命」与「救了生命」也是反义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5 0:13: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