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路上看到一个乞丐趴在箱子上行乞,当时我在想可能又是丐帮的在要钱,就没去理会。后来回来时,发现那人旁边用粉笔又多写了几个字,大概是乞求食物的意思,刚好买了馒头,就给了他一个,他拿起就吃。他抬起头发现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左手受伤了。
我回来后,心中很有负担,不知道该不该再去帮他。现在丐帮太多了,每次遇到这样的乞讨者,总是在想是不是丐帮的,如果是,我给的钱他们一分都拿不到,全要交给头目,这样又无行中助长了丐帮残害那些无助的人的气焰。如果不是丐帮的,那他们真的需要帮助,不给钱又会错过帮助他们的时机。到底该怎么做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抛开慈善机构先不提,此种理念关键还是人内心有一种优越感在作怪。并带有一种不自觉的论断。 这本质上也能说是对人的不信任。真乞丐,假乞丐?为何乞讨?于是乎施舍不施舍这关乎爱心的问题,就被偷换成为一个道德问题了。
有关乞丐的道德素质的问题,那是基督的事,不干你我的事。我们是谁,有什么资格来论断自己的同胞弟兄呢?基督是在用他们的手和口来考验你的同情心。你打算让主失望吗? 这样的理念传播开来危害是极大的,因为会让人失去谦卑之心,而不单单是爱心的问题。
黑马牧人书“神命二——要纯朴”中写到:“要行善,并从上帝给你们一切辛劳所得的直爽施舍凡有缺乏之人。不要狐疑你对何人应施予,何人不施予,却是一律给予他们,不分彼此,因为上帝对各人,愿以TA自己的无量福利作为恩赐。所以,凡领受此恩赐者,必要向上帝交代,为何而得领受。凡由患难而接受的人,必不受罚,但由伪冒为善而接受的人,必将交付罚款。所以施舍的人是无辜的;因为,当他从主领受这个服务的成全时,他用单纯一心而完成它,好不犹豫作彼此之分别,或施或否。所以这种由单纯做成的服务,是在上帝面前有光荣的。” 十二使徒遗训“第一章”中最后一句写到:“另一方面,你周济人的财物,当在你手里发过汗,直到你知道应该给谁。”
毕竟马太24章12节只是指出一项事实,却不是让我们作为借口。 我们并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判断他人。也许有,但能做到对人人都判断准确? 关键是,不论在何事的处理上,都要操练谦逊。
不管如何,我们若凭着爱心去做诚实事,上帝都会纪念,
至于那得了不义之财,自有上帝的惩罚。
因为若不做,心里就有亏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2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