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金钱的辅导
神对金钱财富的应许
身为基督徒并非只是一种情感的经验,乃是明白如何在生活上正确的运用真经真理。
马太福音6:31-34要我们「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也就是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祂,祂就会供应我们一切所需。
申命记8章指出,接受神的祝福,必须要谨守遵行神的诫命。神给选民的应许是:他们要进入充满了肥沃和丰盛的美地。但是提醒他们:不可依靠那无定的钱财,「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你要纪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祂给你的。」
诗篇第一篇说到蒙福的条件:「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
旧约圣经对富足和财产的态度:
1.繁荣是神给的福气(诗37:25;箴10:22:诗112:3);
2.以不贫不富为幸福(箴30:8-9);
3.确信财富是耶和华所赐的(传5:19);
4.财富是需要劳力换取(箴10:4);
5.财富能给人安全感(箴18:11;10:15),但不能代替行义(箴11:28);
6.在神的审判台前,财富是无益的,唯有公义才能救人脱离死亡(箴11:4);
7.美名胜过大财,恩宠强如金银,(箴22:1)所以财富是次要的;
8.有时财富对人反而有害(传5:13)。
新约圣经对金钱的教导
1.有时钱财是具有危险性的(路6:24-25;18:18-30;太19:16-30;可10:17-31);
2.教会同工不可贪财(提前3:3;多1:7;彼前5:2);
3.主耶稣从未颂扬财富和贫穷;
4.财富的危险之一,是使人狂傲(提前6:17;雅2:1;5:1-6);
5.财富是会朽坏的(太6:19-21;雅1:10-11);
6.世人以追求财富取代了对神的崇拜(太13:22;可4:9;路8:14);
7.人死时带不走世上的财富(伯1:21;传5:15-16)。
十一奉献的实践
「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得你们身上。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垃基书3:8-10
这是神向信徒们发出的斥责和挑战,神斥责那些不遵守十分之一奉献的人,指责他们夺取了神的供物;神向基督徒发出挑战,要我们试试神,看祂是否倾福与我们,甚至无处可容?每一个切实遵守将总收入奉献十分之一奉献的基督徒,都经历过神应许的信实,知道这样做是蒙福的事。
教牧辅导学 第42 讲
第十课 金钱的辅导
俭朴生活的操练
俭朴是自由,重复是桎梏。俭朴带来喜乐和平衡,重复带来焦虑与恐惧。基督徒的俭朴操练是一种发自内心、而产生出来的外在生活方式,这两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具有内在的实质,而不必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影响,就是「自欺」。如果我们企图安排一种外在的俭朴生活方式,而缺乏内在的实质,那么就会生出可怕的「律法主义」。我们若能凡事以神为中心,就能体验出内在的实质和外在的释放,那时,我们说话会变得真诚,对身份和地位的贪恋就消失了,我们不再炫耀富裕豪华,我们的东西也可以开始与人分享了。
怎么能作得到呢?我们把物质当作礼物来接受;如果是我们可以拥有的,我们把它交给上帝保管;如果我们愿意与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我们就会享受到释放的自由。这就是俭朴的内在实质。
俭朴的外在表现
1.买东西是为了效用;
2.拒绝一切使你会产生癖好的东西;
3.学习分辨「需要」和「想要」的不同;
4.养成舍得把东西送给人的习惯;
5.拒绝商人的宣传技巧,尤其是「先消费、后花钱」的推销办法;
6.遵守主耶稣关于简单、诚实的教训;
7.规避任何让我们分心,而不先求神的国、神的义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