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3263|回复: 10
收起左侧

21世纪门徒生活不可或缺的灵性地图《天路客的行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3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士德、巴刻、史代富、巴尼斯、路卡杜等共同推荐——

21世纪门徒生活不可或缺的灵性地图

《天路客的行囊》中文简体版国内发行

 

 

《天路客的行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月版)是对诗篇上行之诗(120-134)的经典导读,也是《信息本圣经》The Message作者尤金·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一生著述的起点。

上行之诗又称为朝圣之诗,是昔日希伯来天路客走向耶路撒冷圣地时一路吟咏的行路之歌。这古老的诗篇,在毕德生缓慢的、富想象力的、虔诚的、顺服的祷读中,呈现出前所未见的当代意义与丰富内涵:在悔改中找到生命的方向,在困苦中继续等候与盼望,学习顺服和谦卑,学习忠诚与坚忍,在工作和服事中,在团契和敬拜中,享受从天而来的快乐和喜乐。就像尼采说的,“唯有恒久专一的顺服,才能产生让生命值得活下去的东西”。

有别于一般的解经类著作,毕德生在坚持学术品味的同时,将个人的教牧经验融会其中,为读者提供实用的灵修默想,带来全新的活力、喜悦和盼望。本书是给我们这些世上客旅的最好的灵性地图,更是基督徒每日奔走天路的导览手册,帮助我们应对各种世俗的挑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学习做门徒,做信仰的天路客而不是观光客,欣然活出更深刻的生命,努力走向永恒。

1932年,尤金·毕德生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与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齐名,并列为北美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被誉为牧者中的牧者、“凡尘中的旷野修士”。1962年,他在马里兰州的贝尔埃尔创建基督乃吾君王长老会(Christ Our King Presbyterian Church),担任牧职长达29年之久;后在加拿大温哥华的维真学院(Regent College)担任灵修神学名誉教授(Professor Emeritus of Spiritual Theology ),直至2006年退休。1978年起,他一边牧会,也一边开始写作。他认为牧养和写作是同一件事:都是借着祈祷、倾听,来发现上帝在人群中的作为。他的写作即是牧养众人;而他牧养教会时,也好似在写一本书。

《天路客的行囊》正体现了他的写作宗旨和风格。本书英文版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Discipleship in an Instant Society1980年问世,开风气之先,是第一本谈论“恒久”和“顺服”的专著;而毕德生独具一格的祷读研经方法,也引来广泛关注和追崇。

毕德生的文笔内敛幽默睿智,其见解深刻真挚极富洞察力。《信息本圣经》(The Message)是他的集大成之作,曾获得ECPAEvangelical Christian Publishers Association)年度图书金奖(2002),流传甚广。他的主要作品还有《与马同跑》、《跳过墙垣》和《返璞归真的牧养艺术》等。

 

《天路客的行囊》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0月版

定价: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书开风气之先,在毕德生之前不曾有任何作者谈论“恒久” 和“顺服”。……《天路客的行囊》对于生活在21世纪开端的我们,仍保有它先知地位般的优势。

——傅士德(Richard Foster

 

本书是引领你一窥诗篇堂奥的最佳管道。假如你也和我一样,二十年之久无法真正进入诗篇的世界,你更该认真研读、深入学习,好好消化这本好书。

——巴刻(J.I.Packer

 

 

当代文化每天都诱惑着我急速冲向一百个不同的方向,撕裂着我的灵魂。我发现毕德生对于这种近乎疯狂的忙碌一点不假辞色,他是恒久专注于圣经方向的典范。

——巴尼斯(Craig Barnes

 

对每个真诚地活在上帝面前的生命来说,都存在着一种拙朴、光明的艰苦考验;恒久的顺服是做门徒的唯一途径,这样的信息是我们今日迫切需要听到并落实的。毕德生使诗篇的语言发出光泽,让那生命像一根绷紧的琴弦般歌唱。

——魏勒德(Dallas Willard

 

很棒的一本书,是诗篇最好的导览之一。毕德生的热情与洞见直追诗篇的作者,他一流的写作技巧几乎和他们不相上下!

——史代富(Tim Stafford

 

这是一本该用粗麻布装订的书,因为它是给那些立志做仆人的,是他们在软弱时刻学习的课程,在强壮时刻颂扬的书籍!三十年前我就读过这本书。如今,它成了我的知心老友,每天毕德生在书架上提醒着我:你忠诚恒久吗?你朝着同一个方向专心前进吗?

——凯文·米勒(Calvin Miller

 

毕德生的每一本书,都激动着我的内心,并向我发出挑战。

——路卡杜(Max Lucado

 

我常常将毕德生的著作和观念,运用在戏剧、教学和著述里,它们大大提升了我的恩赐。特别是这些话语对我迈向“恒久专一的顺服”有美好的影响!能推荐这本经典作品,我感到与有荣焉。

——布斯达(Jill P. Brisco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刘 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博士)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何相关性?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

 

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他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此贴子已经被愤怒的刺猬于2009-10-13 15:16: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博士)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何相关性?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

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他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博士)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何相关性?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

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他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博士)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何相关性?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

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他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博士)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何相关性?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

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他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博士)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何相关性?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

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他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博士)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何相关性?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

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他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博士)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何相关性?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

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他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17: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