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908|回复: 1
收起左侧

隆重推荐《无语问上帝》,及精彩书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帝公平吗?上帝为何沉默?上帝为何沉默?

这是你生命中要面对的问题

这是你的弟兄姊妹们要面对的疑惑

《无语问上帝》会告诉你答案,也盼望你把书中的安慰带给朋友。

*********************************************

 

《无语问上帝》读书笔记

来自:志希


 

在暑假的时候我读了杨腓力的很多本书,感觉非常的棒。于是做了读书笔记。在此贴出,与弟兄姐妹们分享。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诗44:23-24WhereisGodwhenithurts?

 

不敢问出声的问题:神公平吗?神沉默吗?神隐藏了吗?

神在旧约时公平地赏罚人,但旧约表明了人根本无法完成与神的立约。

神在旧约中明显的引导也没有带来人民的顺服,且阻碍信心。

神的显现也叫民蔑视信心。


 人类是上帝冒险的杰作。

 

哈尔(DouglasJohnHall)说的:“神的难题不是他不能做事,而是他的爱。爱把神搞复杂了,就像爱让每一个生命变得错综复杂一般。”


套用王尔德(OscarWilde)的话,可以为所罗门写下这样的墓志铭:“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所想要的,另一个是当人得到之后。”


真的,只是人往往只是知道前一种悲剧,却对后一种悲剧视而不见,直到临倒己身。


神“受了伤的爱”:一次次地“像被拒绝的父母亲”。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伤他的心:我自己就是这样,虽然被他救赎了,可身体却仍屡屡犯错。


“因为只有在爱里,不平等的才有办法扯平。”(祈克果)


韩尔德的弥赛亚圣乐组曲


仿佛永恒的快乐,必须得经历一段沉默的时光,并加上深处的失望才有可能获得似的。

世界杯如果一年一次,那喜欢的人一定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多的期待与到来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


对于苦难的反应:耶稣的反应是“恐惧战兢加上呼喊和眼泪”。


就像奥古斯丁所说的:“没有神,我们不能做什么,没有我们,神也不能做什么。”

我的朋友理查问说:“神到底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应该是:如果你要见神,那么就见见那些属于神的人——他们是神的身体。”


塞耶斯(DorothySayers)曾说神为了救世人,遭受三大屈辱:第一就是道成肉身,穿戴人类有限的身躯;第二是十字架,忍受公然的迫害;而第三就是教会,神居然舍下自己,把自己的声望名誉寄托在一群平凡的人的身上。


一张卡片上写有巴克莱(WilliamBarclay)牧师引用的一句话:“忍耐不只是一种忍受困难的能力,而是能把困难化作荣耀。”

约伯记尽管可能是圣经最古老的书,但约伯的写照却是最现代化。……全书一直重复的主题就是——良善的神为什么会容许苦难存在?

整卷书提出一个“担保”:最坏的事会临到最好的人身上。

约伯记基本上是以最严厉的方式来探讨信心的问题。


诚如保罗所说:“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

又想起了那句话:“戏演完,散场最苦。”人生真的是一场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是丑角。


神是公平的,然而约伯记全书的大纲应是:“生命是不公平的。”

我们总以为因为神是公平的,所以生命也应该是公平的。但问题是神不等于生命本身。


旧约中的伟人的信心是从“契约式的信心“——如果神对我好,我就跟随他——转变成能够超越苦难与神之间的关系。

耶稣在自己面对苦难来临时,也畏缩不前,并且三次求告有否免除苦难的可能。神对不公平的问题,不是用言语来回答,而是用道成肉身,亲身造访的方式。


我们目前所要生活的日子是在受难节与复活节之间的那个礼拜六。

我们似乎都在星期六,已经经过了星期五的死亡,却仍在等待星期日复活的盼望之中。也想起了在《寻神启事》中说的,受难节的英语是“GOOD FRIDAY”,苦难会是祝福的。


知道原因并无济于事。因为知识是被动、纯智性的,而苦难是主动、个别性的。知识性的答案并不能解决苦难的问题。

这段话也许在平时写法学论文都可以常常用到,因为太多人甚至我自己常常以为运用知识就可以解决问题。


有人问说:“神在创造万物之先做些什么?”奥古斯丁一位既然神在创造万物时发明时间,这个问题根本无意义。只是发问者因受时间的限制,所以发出这种问题。


其实很多人的信仰疑问都可以用类似逻辑应对,因为太多的问题都是被设问者的视角限制住了。

一谈到“预知”,就已经表明时间先后的概念。严格来说,神并不“预知”我们做什么事,神在看我们做事——永恒的现在时。

不到历史结束,我们就不懂“万事怎么互相效力”。而信心就是能事先相信这一切“万事”回过头来都将赋有意义,绝不徒然。

作者一个朋友给信心下了一个定义:“对于不好的事,你永远不怪神,但是对于好的事,你给他功劳。”

有点像《寻神启事》中说到的“左右逢源的信心”。其实自己也一直对这样的信心观点颇有不满,容自己继续探求。

是时间还没来得及赶上良善。


诗篇23是孩童般信心的模式,而22是忠贞般的信心。


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的本性需要的是问题,而不是解答。


祷告是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交接点。

我们现代人极力要把自然与超自然分开。

基督是身体的头,他只是指挥我们干事情,自己并不主动或者说很少主动干预我们做事。所以在我们眼里,原先想见的神迹(超自然现象)少有发生。


神隐藏了吗?

在客西马尼园与各各他山上,神自己必须面对神的隐藏。马丁路德形容说是“神与神在挣扎奋战”。在那漆黑的夜晚,神自己亲身体验被神弃绝的感受。


全本约伯记很大胆的一个信息就在:尼可以对神说任何事。把你的忧伤、愤怒、疑惑、被出卖的失望感统统丢给神——他可以受得了。


信心就像一个人想家的心境——一个从未到过,但却无时不再渴想要去的家。


对神失望缩得到的代替品是对无神的失望。

我们亲手把上帝“杀”了,却无法生活在“上帝死了”的世界之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6 11:21:10编辑过]
发表于 2009-8-2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推荐,n久以前就听到有人提起这本书,就是没看过……[em1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1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