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867|回复: 0
收起左侧

别无根基:门诺·西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别无根基:门诺·西门

重洗派的异象

  在《基督教教义的根基》一书中,门诺用下面一段话表达了他一生事业所追求的目标和目的:


  我唯一的喜悦和真心的希望就是: 扩展上帝的国度,揭示真理,抨击罪恶,传扬公义,以主的道喂养饥饿的灵魂,带领迷途的羊羔走上正道,借着主的圣灵、力量和恩典为他收获许多灵魂。尽管软弱,我还是要继续努力,他正是这样教导我,他以鲜血解救了我这可怜的罪人,并以他福音的恩典赐予我这样的想法,那福音的恩典即耶稣基督。[115]


在长期而艰难的岁月里,门诺经受了艰苦的斗争和迫害,为照顾背井离乡的家人而时时感到困窘,还要忍受不断发作的身体疾病,但是他从来没有动摇过理想。今天,一座庄严的纪念碑耸立在荷尔斯泰因(Holstein)的伍斯登费尔德(Wüstenfeld),人们相信门诺的坟墓就在那里。他的名字和理想还存在于世界各地的门诺派教徒中,也存在于众多门诺属灵的后裔中,他们敬重他,也为他的虔诚、勇气和希望而感动。

  在我们所描述的改教家中,门诺好像是一个“另类”。他没有路德的神学天赋,没有茨温利的政治敏锐性,也没有加尔文知识上的广度。他甚至欠缺路德的专业解经以及茨温利和加尔文闻名于世的讲道口才等方面的优势。从1535至1561年,他都没有闲暇和心情安稳地服待,因为被教会和国家的势力追捕,他不得不东躲西藏。他下面的话并没有夸大其词,他


  放弃了姓名和声望,荣誉和安逸以及其他一切,自愿地背负起主耶稣基督沉重的十字架,那十字架有时击打我可怜而孱弱的身体,令我痛苦万分。我追求的不是金银(主知道),我愿意忍受折磨,与忠诚的摩西同在,与上帝的子民同在,而不愿享受罪恶带来的一时之乐。[116]


  胡伯迈尔、马尔派克(Pilgram Marpeck)、迪尔克·菲利普等其他重洗派的领袖,或许在神学深度和原创性方面超过了门诺。但是他们都无法如此忠实地展现本德(Harold Bender)所说的“重洗派的异象”。也没有任何重洗派领袖像门诺这么成功地把这种异象转变成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304什么是重洗派的异象?本德认为有三个重点:(1) 对基督教本质,也即做基督的门徒的新理解;(2) 对教会作为兄弟般的团契的新理解;(3) 博爱和不抵抗的新伦理。

  对门诺来说,跟随而非信心才是基督徒生活的关键词。或者更确切的说法是,不产生跟随的信心实际上是贫乏而虚假的。门诺和其他激进的改教家都否认路德法律式的称义教义,唯独信心,以及加尔文绝对的双重预定论概念。他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抽象的,脱离了“活的”信心的实在性。门诺可能同意黑策尔(Ludwig Haetzer)对新教立场的经典描述:


  是的,全世界都说,

  我不需要与基督一同受苦,

  因为基督为我而死

  我可以随意犯罪,

  他为我祷告,我相信了这一点,

  问题就解决了。

  噢,我的弟兄,真是奇耻大辱,

  这是魔鬼的阴谋。[117]


逐字逐句地效仿基督反映在实行成人的、信徒的洗礼,举行洗脚仪式,拒绝发誓和从军,以及甘愿受苦和殉道。1553年,门诺收到布旺(Leonard Bouwen)的妻子写给他的一封信,布旺刚刚被任命为教会长老。她请求门诺以他的影响力劝说她的丈夫不要接受这份工作,重洗派正遭受严厉的迫害,她为他的生命安全担忧。门诺在回信里拒绝了她的请求,尽管他承认,“一想起你所经受的哀愁与忧伤,我的心就被刺痛了”。他提醒她,她的丈夫——还有她本人——洗礼之后已经将自己托付给了十字架。既然生与死都掌控在主的手中,她就应该为丈夫鼓劲,而不是拖他的后腿。他建议,305“向你的邻人证明你自己,做基督已经向你证明了的事情,因为这是所有基督徒被衡量和审判的唯一恒久不变的原则”[118]。

  对教会的新看法,其目的并非创新,而是要重建“原始教会光荣的老面孔”。为严格实行这一包括开除教籍在内的计划,重洗派情愿将自己隔离在帝国、民族、国土、城邦以及所有与世俗权力结盟的官方教会之外。重洗派现象不仅仅是新教抗议罗马教会的最激进的一种形式——统称的新教——而且也是寻求一种在关键问题上与新教和天主教模式不尽相同的基督教团契。与其他基督教团体相比,重洗派更加不容易将教会学与伦理学分开。门诺感到真正地同情穷人是他的运动与主流改革家们的显著不同之处。他批评那些教士“悠闲的福音和贫乏的掰饼”,他们生活奢侈而贫穷的教友却乞讨度日,老人、腿脚不便之人、盲人和受苦之人则流离失所。相反,真正的基督徒

不能容忍他们中间有一个乞丐。他们同情圣徒的需要。他们接待可怜之人。他们带陌生人回家。他们安慰悲伤之人。他们借钱给拮据之人。他们给赤身之人穿上衣服。他们把面包分给饥饿之人。他们不会转脸不理会穷人,也不会忽视他们衰老的四肢和身体。这就是我们提倡的兄弟般的友爱。……[119]


胡特尔派的做法更甚于此,他们坚持遵循新约教会的模式,所有的财产都要公有,用来满足整个群体的福利。

  博爱和不抵抗是福音的重洗派所独有的特点。即使是厌恶战争、致力于和平的伊拉斯谟也同意组建十字军对抗土耳其人。门诺拒绝真正的基督徒使用一切强制手段: “基督是我们的堡垒;忍耐是我们的武器;上帝的道是我们手中的剑;我们的胜利是对耶稣基督勇敢、坚定、真诚的信仰。306我们要把钢铁和金属的矛与剑留给那些认为人的血和猪的血一样的人。”[120]

  门诺的著作一再要求宗教宽容。他相信基督的真教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它遭受和忍耐迫害,但是却从不迫害他人。福音要传给每个人,但是没有人被武力胁迫着接受福音。这些原则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不证自明的真理。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早期重洗派提出这些原则的时候是冒了很大风险的。现在我们不能把它们当做宗教自由理所当然的结果。哲学家布洛赫(Ernst Bloch)写了一篇贴切的墓志铭给门诺和所有为了良心不随波逐流的激进的改教家,他们留下的东西是我们基督教共同的遗产:


  尽管他们痛苦,

  恐惧和战栗,

  这些灵魂里

  发出的火光

  点亮了停滞不前的国。[121]


(摘自《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社科出版社,2009年7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