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0606|回复: 173
收起左侧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下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四、怜悯人的有福了  
讲员 : 唐崇荣牧师

感谢上帝!我们已经用了两次的时间讲基督徒的怒气,是不是?讲三次了。那么应该不要再讲下去了,发怒不可以太多,所以呢,有一点就是还没有讲的,我单单提一两节就是了,「含怒不可到日落」(参:以弗所书:4 章 26 节)。如果你真的有义怒,有圣怒,是需要发的怒,而且是照着神的旨意发怒,那你的怒气是没有错的。虽然如此,「不要到日落」,什么意思呢?要有限制。人的怒气,如果照神的本性发怒,可以成全耶和华的荣美。人的怒气如果是对神发怒,对神的话响应的时候发怒,不能成就上帝的义。人的怒气对别人发出去的时候,不可含怒到日落。

 

如果你超过了应当发怒的时间,那你就是余怒。「人的余怒祂要制止」(参:诗篇:76 篇 10 节),人过分的怒气是叫主的名受羞辱,叫弟兄受伤害,叫自己受损失。所以,如果你的怒气是好的,你也是要节制,否则的话,余怒继续发下去,慢慢习惯了,就把你的怒气当做是完全合理的。有时神借着我们的怒气,做一些人平常没有注意做的事情。有时神借着我们一些的怒气,讲了一些平常人不好意思讲的,不敢讲,或者没有胆量讲的话,结果呢,就变成一个祝福。

 

但是如果你以为你这样发怒是应该的,就继续不断的发怒下去的时候,你就变成常常发余怒。而人的余怒祂要禁止,上帝要停止你的余怒,所以请每一个人注意一件事情,下面的一句话语,越想越对。有的人以为自己做一件事是对的,后来越想,「我就是这样做,我这样做是别人不敢做的。」那我就感到我越想越对,自以为越久越对,越久越对的时候,那过分的,你就不能改了,余怒你就不能止了。所以这个我要补充一点点,因为我们上一次第三次讲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或者还没有讲到这一点---- 含怒不可到日落。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含怒到了日落以后,那晚上你就变成仇恨了,你对别人的怒气,到了太阳下山以后,黑夜的时候,你还没有除去,你就在黑夜中间,不走在光明中,你就在黑夜中间走在黑暗中。我常常祷告,「主啊,现在黑夜来到了,求你继续使我行在光明之中,当黑夜来到的时候,我还是光明之子」,阿们?当黑夜来到的时候,我还要行在光中。如同父在光中,就彼此相交,他的血就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是继续不断,经常在洁净你的,因为你行在光中。所以你一定要除去余怒,一定要有限制怒气,一定要在太阳下山以前,你就要止住你的怒气,免得第二天早上你变成假冒为善的人。为什么呢?整个晚上还是生气别人,早上起来又不承认你的生气,你就「清早出来大声为朋友祝福,就算是咒诅他」(参:箴言:27 章 14 节)。你听懂吗?为什么一早起来就给人家祝福?要告诉人他是对人好的,其实不是。因为他一清早就祝福,表示晚上一定想了很多气他的,恨他的话,一到白天的时候,他就装做不是,所以他就给人家祝福,连牙都没有刷,就给人家祝福,就算是咒诅他。

 

圣经有很多的话很奇妙的,我们平常没有看到。小心,你心中有没有人惹你生气的?小心,有没有人你不满意,后来慢慢变成仇恨的。小心,有什么人得罪你,你不肯赦免,你一天一天过去,积怒成恨的。小心!在黑暗中间的时候,你不行在光明中。因为人的余怒,盈余的邪恶(参:雅各布书:1 章 12 节)如果不除去的话,那你很难继续看见上帝在光中给你所照耀的,给你所分赐的恩典。一个人心中没有对人的怒,对人的恨,能够把一切弟兄的过错都饶恕了,能够了解别人的弱点,与人无恨,无仇,这个人前途是光明的,他的心是充满喜乐的。阿们?好,那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现在我们要讲新的一个题目,基督徒的怜悯。怜悯,你要怜恤别人,你要怜悯别人,你对人类有怜恤的心,那这是基督徒一个很重要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个基督徒信主以后,他得了主丰盛的慈爱在他的身上,每一次想起神对他如何,他就应当效法主对人如何。耶稣基督说,「你们要学我的样式,你们要负我的轭,你们要背我的担子。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参:马太福音:11 章 29-30 节)。所以我们在凡事上,要效法耶稣基督,他成为我们的榜样,使我们对待别人,正像他对待我们一样的。这在主祷文里面很清楚的,「求主帮助我们,使我们懂得赦免人的罪,如同你已经赦免我们的罪一样的。」

 

这样,神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关怀,不要成为我们自豪,自义,傲慢,轻看别人的特权。神对我们的宽恕,神对我们的赦免,神对我们的怜悯,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好,是因为我们特别需要怜悯。神对我们的恩待,不是因为我们有特别的条件,是因为我们太软弱所以需要怜悯。所以,当一个人蒙受神的恩多的时候,他就应当记得他是软弱多,所以需要恩典多,而不是因为他的功劳大,所以他蒙受上帝的恩待。因为恩典之所以是恩典,就是因为恩典是不建在人的行为、功劳和条件的上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条件,竟然蒙恩,这才叫做恩典。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本钱,竟然得到神的怜悯,这才叫做恩典。就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功劳,没有行为上有任何可夸之处,神仍然向我施恩,这才叫做「恩典」。上帝的恩典,是不给人留有任何功劳余地的,上帝的救赎,上帝的拣选,上帝的恩赐,上帝给我们的慈爱,上帝给我们的赦罪,完全只有出于祂的动机,没有我们的条件。所以我们是无条件被拣选的。我们是无资格蒙怜悯的,我们是无条件,无资格,无功劳,无行为,无任何的好处,使我们蒙受上帝给我们怜恤。

 

为这个缘故,我们效法主的样式,我们负他的轭,我们背他的重担的时候,乃是与他同行,与他同背他所背的担子,然后呢,我们就效法他对人的态度,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那些与我们同时代,一同活着在世界上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大家打开马太福音第五章,我们来读第七节的圣经,我先念一遍,以后你们念两遍,以后一同开声把它背起来。马太福音第五章第七节,这是耶稣基督登山宝训的话语,第七节: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马太福音第五章第七节。

耶稣基督在登山宝训里面,把好几种普通的人所认为不重要的,特别是认为比较软弱的,比较没有骨头的人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个性,把它当做是蒙福的条件。虚心的人有福了,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贫穷的人有福了,怜恤人的人有福了,温柔的人有福了。这些是普通的人认为没有什么值得提的,因为在个性,雄壮,建立这个整个骨架跟在世界上的威风的事情上,完全没有价值的,但是这些正是天国里面的人的本质。所以在第七节的时候,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不需要别人的,当我们有机会对别人所谓施恩的时候,我们感觉到很威风,因为是别人需要我们。而一个自以为全世界的人需要他,而自己没有别人可以帮助他,自己就对别人无所需要的时候,这些人是非常傲慢,也是非常过分自信。一个人过分自信,他就忘记他自己何等软弱;一个人过分自信,他就忘记他自己何等的需要;一个人过分自信,他就很难有真正的谦卑来对神对人,产生应当有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人的社会,常常是不公的,在份量上领受的恩赐,是不一样的,在分量上领受的才干也是不一样的,在奋斗的结果,每一个人的成绩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社会中间的不平,是份量的不平,虽然在本质的方面,我们都有相同的人性,但是在份量所领受的,每一个人有不同的遭遇。所以同样的本钱,做生意的结果,有的人亏得一塌糊涂,有的人一下子就赚了一大笔的钱,所以这些份量的不同,就产生了贫穷与富足之间的悬殊;这些份量的不同就产生了妒忌的可能;这些份量的不同,产生了哀怨,命运主义,宿命论,或者是傲慢,或者是轻看,或者施舍,或者赒济,或者贫穷,或者天天向人有所求,有所要的这种讨人怜悯的这种的生活。

这样,社会之间的不平,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共产主义的动机,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而资本主义的结果,产生更多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样呢,无论共产主义,无论资本主义,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既定的事实 ---- 人间之间的不平。

 

当人间之间有不平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它呢?就是用两个办法,用强权,把强的,富的抢夺过来,去救济贫穷的人,这个叫做「劫富济贫」的办法。第二个办法就是感动他们,说服他们,让富有的人可以产生同情心,怜悯贫穷的人,然后以慈善家的身份和行动,去解决贫富之间的悬殊的问题。那这些问题是历世历代伟大的文化学者、哲学家、社会学者,早就用他们的思想,考虑许久,试试看要解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十八世纪的时候,英国的莫里斯,还有金斯黎等等,他们都在讨论怎样解决社会的贫富悬殊的社会的问题,而德国的马克思  就用了一个办法企图解决,就是用阶级斗争,然后把有钱的人非法得财的这种社会问题,用革命去把他夺过来,让他的钱可以分给穷人,就以产生了共产主义的社会运动。那么,这些还有一些基督徒的想法,刚才提到了金斯黎,莫里斯这些人,用感化的办法,使社会上有钱的人可以帮助穷人,给他们有体会,怜悯穷人的心。那结果呢,这些事到底能不能真正的产生呢?

 

有人在英国试试看用一个小岛,用共产党的办法,来处理社会问题,结果是乱七八糟,完全是乌托邦,不能产生。有的人试试看用感化有钱人,用同情,用赒济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结果产生一些非常假冒为善的慈善家,因为他们一方面用小钱帮助穷人,一方面存着动机,藉小钱得大名,用小利来得到更大的利益。所以呢十八世纪中叶的时候,法国大革命以前,他们就给慈善家另外一个名称,所谓慈善家,就是那些远大眼光的自私者,这个叫做「慈善家」。因为他们看清楚了,我帮助一些穷人,我就可以使以后名誉更大,社会上更多人尊重我,这样以后,使我发大财就更容易了。所以他们所谓的「慈善」,乃是做一个钓饵,所谓的「慈善」,乃是做一个钓饵来挖更大利益的动机的问题。所以社会上的慈善家,许多是假冒为善的人。许多慈善家,当他们对穷人有一些施舍的时候,背后他们要趁着这个机会偷香,偷艳,或者强暴,是你没有看见的。而他们的钱,使他们在社会的舆论中间,遮盖了他们的丑恶,他们所给予的小钱,使许多的人,把他们当做是伟大的爱心的社会的模范,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那今天我们回到圣经里面的时候,圣经提到了怜恤,「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这个怜恤跟我刚才所讲的社会学里面所讨论的,假冒为善的慈善家是完全不一样的。怜恤是出于真正的爱心,而怜恤是出于比我们更低,更穷,更卑微,更需要的人,从内心真人性中间的了解,体会,以及施予的这个行动中间,所以这种感情,是人性中间最尊贵的感情之一。我们不是因为想了,对我有什么益处,所以我就因为达到这些益处,就故弄虚玄,做一些施舍的工作,来以利,以钱来沽名钓誉。不是的!乃是真正没有别的动机,真正为了别人的需要,真正体会别人贫穷,痛苦,需要的光景,而从真正纯洁的爱心产生体会,怜恤他们的这种神圣的感情出来。

 

这个感情是属于神的本性,所以当一个基督徒照着神的本性,有这种感情的应用的时候,这个人就很像上帝了。因为我们的神是满有慈爱,诸多怜悯,又不轻易发怒的上帝。这一位上帝是用怜悯,用慈爱来宽容人,来忍受人对祂的顶撞,来等待人的悔改。用祂普遍之恩,等候人悔改。「你这个人哪,你岂不知道,上帝对你的宽容,对你的赦免,对你的忍耐,乃是要引导你到悔改的地步呢?」(参:罗马书 2 章 4 节)这一些的话,是记载在罗马书第二章第四节,第五节的里面。所以当一个人一面犯罪,一面上帝不审判他的时候,他千万不要以为他有什么好处,他要知道这是上帝用自然恩惠,忍耐等候,盼望把你带到悔改的地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今天有许多人不是如此,当他一面犯罪,一面顺利的时候,他以为没有上帝,或者以为根本他可以一手遮天,他可以偷天换日,他可以欺骗上帝,他可以麻醉自己的良心,以为他所做的,根本连神都不知道。今天有许多人一面犯罪,一面离开神,一面神没有对付他的时候,他就以为他已经够好了。我们不应当是一个如此的人,我们今天应当知道,我们成为何等样的人,都是主的恩才成功的。

 

那么,当别人比我们更好,而生活比我们更苦的时候,别人比我们更尽责任,奋斗,生活比我们更穷的时候,别人比我们更良善,更像所谓外教人所讲的,「尽心竭力做功德」,但是为什么他们所受的,还是很多的灾难呢?这绝对不是他们比我们更不好,而是因为上帝正在借着这些穷人的存在,来考验我们对人性之间贫穷人的了解多少。我们对领受恩典的这种特权,我们怎样使用?我们对神的回应是如何?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一个基督徒看见别人比他差,他就用轻看人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话,这个人是非常没有了解上帝心意的。如果一个基督徒对比我们软弱,比我们贫穷人,诸多了解,一方面感到自己这样蒙恩,是深深感到不配的,一方面感到那些比较穷,比我们更软弱的人,原来很多人比我们心地更良善的人,这是神对他们的试炼,也是对我们在神人面前的回应如何,一个很重要的考验。所以,这是我们怜悯人的一个机会,这是我们了解别人需要的一个考验,这是神给我们一个试验的时期,我们要非常谨慎才可以的。求主帮助我们!耶稣基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怜恤」这个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呢?或者是学习而来的?怜恤人的这个本性,在人被造的时候,原是有的。所以呢,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样式造的。在上帝生命中间一切道德本性,任何一方面都有影子在人性的中间。因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样式造的。上帝是充满慈爱,我们里面也有充满慈爱的可能。上帝是满有怜悯,我们里面也有怜悯人的可能。上帝不轻易发怒,我们里面也有忍受怒气的可能。上帝是圣洁的上帝,我们也有追求圣洁的可能。所有在上帝本性中间,所有道德的层次,在我们内心中间,都有影子,都有这些形像,因为我们就是上帝的形像跟样式。所以上帝是充满怜悯的,人照上帝的形象样式造的,人也充满怜悯,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人到底为什么被称为人,人性中间到底有什么真正人之所以为人的资格呢?人性中间是什么东西组成我们有人性的资格的成分呢?孔子说,「仁者,人也」(参:《中庸》第二十章),所谓人性,就是有仁爱的那个部份,叫做人性,「仁者,人也。」当一个人没有「仁」,这个人不就不像人,一个没有仁爱的人,还是人吗?所以仁者,人也。

 

探讨人性,是中西古今所有哲学、文化、道德学者最伟大的思想内涵之一。探讨人性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高过别的民族,发挥他们文化功能的真正的动因之一。所以一个民族的文化伟大不伟大,就看这个民族的哲学,这个民族的理论,对人性的了解深入到什么地步。而中国人在世界上伦理学的重要性,就是因为中国人对人性的了解,是很多相当靠近于圣经的思想。在中国哲学里面对人性的了解,与圣经相近的,特别是孔孟思想中间的这种「仁」的伦理。所以「仁者,人也。」人有仁爱的本性在里面,到底什么叫做「仁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仁」字,严格的说就是一个人,再加与另外一个人,人人关系的了解,就是这样简单。所以一个仁爱的人,他懂得与人怎样做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建立,人怎么体恤别人的感受,人怎么了解别人的困难,人怎么帮补人的需要,人怎么劝勉人的弱点,人怎么明白别人所感受的是什么?仁者,人也。所以一个懂得做人的人,他是懂得在人间怎样尽人当尽的责任。一个作人的人,懂得怎样与人相处,因为都人。这样,人与人组成的社会,就因为有人人之间的相互关连,相互了解,相互体贴而变得更和平,更和谐,更和睦,也更加能够恰到好处的彼此交融,彼此融合。这种融洽的态度,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明白到一个以慈爱,以相体会的深度建立起来的。

 

这样呢,一个人不能组成一个社会,但是两个人以上的成份,就组成了一个社会。而社会之所以是社会,因为人与人的关系建立起一个互惠、互重、互爱、互助的这种人人关系的。人人之间建立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建立起来,就是我们的社会跟所有的动物牠们的社群,跟所有的畜牲,所有的野兽牠们之间的生活完全不一样。

 

人如果不能体恤人,人如果不能了解人,人如果不能同情人,这个社会还成为一个怎样的社会呢?这个社会还有盼望吗?还有和谐吗?还有和平吗?还有和睦吗?合,可以不同,但是还是要合。「合而不同」是君子,「同而不合」是小人。我们同住在一个岛上,能够彼此尊重吗?或者把岛上的,与我不同的人,把他当做是动物来看待。我们同在一个教会中间,能不能把那些与我有一些看法不同的人,当做同样是上帝的儿女来相爱吗?如果不能,我们还互为肢体吗?所以你如果不能爱你看得见的弟兄,你怎么能爱看得见的上帝呢?

 

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单站在同类爱的层次里面,homogeneous love, homogeneous love是你与我一样,所以我爱。我爱你,因为你与我一样。如果是停留在同类爱的层次上的话,那我们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跟狗与狗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因为狗与狗之间的关系也是同类爱,狮子与狮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同类爱。狮子多么凶,牠会爱护牠的孩子。狗多么吠,牠不吠牠自己的亲生子。牠与牠自己的孩子之间有一种同类爱,而这种同类爱,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体恤。所以耶稣所讲的「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那个一定是超过同类爱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要分析得很详细,因为这些题目,你几乎可以说在别的书里面很难看到的。所以当我们把圣经里面这些伟大的总原则,提出来分析的时候,你会看见圣经所讲的是何等的深入,何等的高超,何等的广泛,何等的伟大。

 

为什么说人与人之间的爱,不只停止于同类爱的方面呢?因为只在同类爱里面,这样,动物之间也有同类爱嘛!豺狼对豺狼是比较好的,但是豺狼对狐狸是不大好的。狮子对狮很好的。狮子看见小狮子病的时候,牠会苦死了,牠会围着牠不知道怎么样帮助牠。在那里等候牠,安抚牠,摸着牠,给牠温暖,给牠找东西吃,就尽牠狮子类所懂得思想,所能知道的最好的办法,来表达牠对同类的爱。但是当狮子看见狗的孩子病的时候,牠感谢上帝!你一定跑不远了,一口就把牠吞下去了。那,这个就没有同类爱了,因为同类爱不等于体恤,而体恤不等于同类爱。如果你只有同类爱的话,你的体恤还是不成功的。

 

所以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提到一句话,他说「如果你只结那对你好的人,但是对你的仇敌你不爱,你与外邦人有什么分别呢?」(参:马太福音:5 章 46-47 节)。在这里就告诉我们,同样是人,而且你是基督徒,你就应当超过外邦人的爱,超过法利赛人的义。你的义若不胜过法利赛人的义,你断不能进天国(参:马太福音:5 章 20 节)。所以,这里的怜悯,同情,体恤,这些东西一定是超过了同类爱的。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可能这是一个其中最重要之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1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