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5177|回复: 10
收起左侧

2009年《无语问上帝》简体版首次发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帝公平吗?上帝沉默吗?上帝隐藏了吗?

2009年《无语问上帝》简体版在中国大陆首次发行

 

杨腓力(Philip Yancey)的《无语问上帝》于1988年出版后,就以其以纯熟的文字功底,深沉过人的洞察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一本经久不衰的关于苦难问题的精品之作。这本书曾获得ECPA(Evangelical Christian Publishers Association)年度图书金奖,流传到世界各地,安慰无数的生命。

 

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作者发现:要了解上帝的作为,先要了解创世以来,上帝与人之间发生过的种种爱恨纠葛,才能明白为什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看不见上帝,却要凭着信心来经历上帝的年代。书中以细致的脉络,从《圣经》中的创世,先知历史及福音书中掀开了一副被启示却不易察觉的连线,引入一个全新的问题——在人感受苦难的同时,“究竟当上帝是什么滋味?”

 

杨腓力特意为《无语问上帝》简体中文版撰写了序言,他盼望并祈祷其著作能帮助寻求这些问题的中国读者找到答案。他深知此乃人生最为紧要的问题。

 

杨腓力是当代美国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基督教思想家和作家之一,《今日基督教》杂志的主编。1949年出生,长大在美国南方正统教会的杨腓力,青年时期却充满着对上帝的怀疑、叛逆甚至愤怒,直到他在惠顿神学院读书期间,第一次对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经历并从此委身在文字侍奉中。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使杨腓力立志回应他的呼召,“为那些生活在信仰边缘的人发言”。

杨腓力的作品被翻译成25种文字,影响了超过1500万位读者的生命。特别是在美国遭受九一一恐怖袭击之后,他的作品获得了更多的读者和赞誉,更加显示出杨腓力关注的苦难问题,对这个时代的意义。

杨腓力 著

白陈毓华 译                                                                          

新世界出版社 2009年版

定价:26元

256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3:40:56编辑过]
发表于 2009-4-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位弟兄的《无语问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 读书笔记。
  杨腓力(Philip Yancey)著
  白陈毓华译
  校园书房出版社 92年3月初版二刷
  读书时间:070810-070815
  
  诗44:23-24 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
  
  不敢问出声的问题:神公平吗?神沉默吗?神隐藏了吗?
  神在旧约时公平地赏罚人,但旧约表明了人根本无法完成与神的立约。 P39
  神在旧约中明显的引导也没有带来人民的顺服,且阻碍信心。 P39-40
  神的显现也叫民蔑视信心。 P41-42
  
  人类是上帝冒险的杰作。 P50-55
  
  哈尔(Douglas John Hall)说的:“神的难题不是他不能做事,而是他的爱。爱把神搞复杂了,就像爱让每一个生命变得错综复杂一般。” P63
  
  套用王尔德(Oscar Wilde)的话,可以为所罗门写下这样的墓志铭:“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所想要的,另一个是当人得到之后。” P73
  真的,只是人往往只是知道前一种悲剧,却对后一种悲剧视而不见,直到临倒己身。
  
  神“受了伤的爱”:一次次地“像被拒绝的父母亲”。 P80-86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伤他的心:我自己就是这样,虽然被他救赎了,可身体却仍屡屡犯错。
  
  “因为只有在爱里,不平等的才有办法扯平。”(祈克果) P93
  
  韩尔德的弥赛亚圣乐组曲
  
  仿佛永恒的快乐,必须得经历一段沉默的时光,并加上深处的失望才有可能获得似的。 P112
  世界杯如果一年一次,那喜欢的人一定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多的期待与到来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
  
  对于苦难的反应:耶稣的反应是“恐惧战兢加上呼喊和眼泪”。 P115
  
  就像奥古斯丁所说的:“没有神,我们不能做什么,没有我们,神也不能做什么。” P126
  我的朋友理查问说:“神到底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应该是:如果你要见神,那么就见见那些属于神的人——他们是神的身体。” P128
  
  塞耶斯(Dorothy Sayers)曾说神为了救世人,遭受三大屈辱:第一就是道成肉身,穿戴人类有限的身躯;第二是十字架,忍受公然的迫害;而第三就是教会,神居然舍下自己,把自己的声望名誉寄托在一群平凡的人的身上。 P132
  
  一张卡片上写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牧师引用的一句话:“忍耐不只是一种忍受困难的能力,而是能把困难化作荣耀。” P143
  
  约伯记尽管可能是圣经最古老的书,但约伯的写照却是最现代化。……全书一直重复的主题就是——良善的神为什么会容许苦难存在? P148
  整卷书提出一个“担保”:最坏的事会临到最好的人身上。 P149
  约伯记基本上是以最严厉的方式来探讨信心的问题。 P150
  
  诚如保罗所说:“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 P159
  又想起了那句话:“戏演完,散场最苦。”人生真的是一场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是丑角。
  
  神是公平的,然而约伯记全书的大纲应是:“生命是不公平的。” P169 我们总以为因为神是公平的,所以生命也应该是公平的。但问题是神不等于生命本身。 P172
  旧约中的伟人的信心是从“契约式的信心“——如果神对我好,我就跟随他——转变成能够超越苦难与神之间的关系。 P173
  耶稣在自己面对苦难来临时,也畏缩不前,并且三次求告有否免除苦难的可能。 神对不公平的问题,不是用言语来回答,而是用道成肉身,亲身造访的方式。 P174
  
  我们目前所要生活的日子是在受难节与复活节之间的那个礼拜六。 P177
  我们似乎都在星期六,已经经过了星期五的死亡,却仍在等待星期日复活的盼望之中。也想起了在《寻神启事》中说的,受难节的英语是“GOOD FRIDAY”,苦难会是祝福的。
  
  知道原因并无济于事。因为知识是被动、纯智性的,而苦难是主动、个别性的。知识性的答案并不能解决苦难的问题。 P183
  这段话也许在平时写法学论文都可以常常用到,因为太多人甚至我自己常常以为运用知识就可以解决问题。
  
  有人问说:“神在创造万物之先做些什么?”奥古斯丁一位既然神在创造万物时发明时间,这个问题根本无意义。只是发问者因受时间的限制,所以发出这种问题。 P185
  其实很多人的信仰疑问都可以用类似逻辑应对,因为太多的问题都是被设问者的视角限制住了。
  一谈到“预知”,就已经表明时间先后的概念。严格来说,神并不“预知”我们做什么事,神在看我们做事——永恒的现在时。 P188
  不到历史结束,我们就不懂“万事怎么互相效力”。而信心就是能事先相信这一切“万事”回过头来都将赋有意义,绝不徒然。 P190-191 作者一个朋友给信心下了一个定义:“对于不好的事,你永远不怪神,但是对于好的事,你给他功劳。” P191
  有点像《寻神启事》中说到的“左右逢源的信心”。其实自己也一直对这样的信心观点颇有不满,容自己继续探求。
  是时间还没来得及赶上良善。 P191
  
  诗篇23是孩童般信心的模式,而22是忠贞般的信心。 P198
  
  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的本性需要的是问题,而不是解答。 P198
  
  祷告是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交接点。 P211
  我们现代人极力要把自然与超自然分开。P216
  基督是身体的头,他只是指挥我们干事情,自己并不主动或者说很少主动干预我们做事。所以在我们眼里,原先想见的神迹(超自然现象)少有发生。
  
  神隐藏了吗?
  在客西马尼园与各各他山上,神自己必须面对神的隐藏。马丁路德形容说是“神与神在挣扎奋战”。在那漆黑的夜晚,神自己亲身体验被神弃绝的感受。 P226-227
  
  全本约伯记很大胆的一个信息就在:尼可以对神说任何事。把你的忧伤、愤怒、疑惑、被出卖的失望感统统丢给神——他可以受得了。 P228
  
  信心就像一个人想家的心境——一个从未到过,但却无时不再渴想要去的家。 P240
  
   对神失望缩得到的代替品是对无神的失望。
  我们亲手把上帝“杀”了,却无法生活在“上帝死了”的世界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现在,我还常常回想起我信主那一刻的情景。
  那个时候我的好朋友暖暖跟我传了几个月的福音,她拿来各种的证据,科学上的,考古学上的;还有一些人信主之后做的见证。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在指向一个事实,神是真的存在的。但我还是怎么也无法相信,就好像你无法用一堆血肉堆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一样。
  
  直到有一天,我坐在那里,心乱如麻的跟一个人谈判,甚至是在祈求一点爱的时候,毫无预兆地,突然有一个意念在我里面说,我在这里,我一直都在这里,我明白你的感受。那个意念是如此宏大,熨贴,让人信服。一瞬间,我的眼泪倾泻而出,非常没有形象地在人声鼎沸的餐馆里哭了起来。从那一天开始,我对世界的看法,对我自己的看法,都开始改变了。
  
  这本书又让我再次想起了信主的那一刻。我是因为感受到上帝的爱才信主的,但是在信主之后的漫长岁月里,这种时刻其实非常稀少,以至于我常常怀疑最初的感受都是出自幻觉。
  
  很多时候,我们向上帝反复求告的,甚至不是一件具体的事情,就只是想要一个确认——当我失望时,当我忧伤时,当我恐惧焦虑痛苦时,你是否真的在那里?生命的韧性常常超过我们的想像,然而自始至终,若面对这一切的只是你独自一人,那种沁入骨髓的孤独感才是最折磨人的。
  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我们在痛苦中时眼光也是一样的狭窄,并且曲解现实,因为在遭受个人性的感官刺激时,我们只会想到自己,而不会去想别的。是的,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感受,以及上帝为什么不来体谅、回应我的感受。他为何大部分时候都沉默不语,袖手旁观?他其实没有那么爱我,关心我,介意我的感受吧?
  
  跟很多人一样,我不太喜欢旧约。它对于我来说,常常是一堆晦涩而莫名其妙的故事,充满了久远的人名、地名、还有细致的规章制度,怎么可能从里面读出爱来呢? 如同作者在书中所言,我们常常只是注视着光线本身,却很少扭头去望向光线的来处。当我看到旧约中的哀哭,诅咒和杀戮时,总是惧怕战兢,却很少会去想一想,那一刻上帝的感受又是如何。
  
  旧约绝大部分篇幅的中心思想,都可以「上帝的孤单寂寞」一语概之——柴斯特顿(G. K. Chesterton)
  
  看来我若真的读懂了圣经,就能明白——原来这位上帝,他懂得我们的感受,他又是如此渴望我们也能懂得他的爱,甚至回应他的爱。他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式述说他的爱,但是我们常常陷在自我中心的狭隘角度里,不能明白他的爱,更不要说回应了。
  
  作者写到,上帝并不希望人对祂像孩子般无助依赖式的爱,毫无选择。祂所渴望的是成熟且能自由付出的情侣式的爱情。那么孩童之爱与成人之爱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他又说——孩童似的信心如果没有神迹出现、祷告没得应允、浓雾蒙蔽了神的关怀时,就不能持久。而遇到这种时刻,我们需要「更大的信心」,我叫它做「忠贞」,是不计代价还持守的一种信心……自从神「冒险」造了自由的人类之后,真实无伪、不受贿赂、甘愿奉献的信心就成了一项我们无法想象的无价之宝。因为没有别的比这种坚信,更能表达我们对神的爱。
  
  真正的爱,必定是要经过试炼的。若没有试炼,这爱无法显明出来。我们若没有见过这样的爱,我们也无法真正的去学习它。所以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苦苦祷告之后,依然顺服的上了十字架,他这样向我们证明了他的爱,也让我们去效法他。
  现在,轮到我们在失望中,在等待中,在没有回应的祷告中,去学习对上帝的爱了。我宁可如此,也不愿永远做毫无选择的孩童。对一个刚刚认识的上帝的人来说,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而成熟之爱——上帝希望我们学会的爱——是一个向着他委身的决定。
  
  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暗想,这正是我常常想要对上帝说的话……失望!无语!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却被包裹在一种深深被爱的喜悦里,并且迫不及待想要去重读圣经里那些以往被我匆匆略过的章节。我们若多懂得一点他的爱,我们就能多一点迷雾中的信心,即使在寂静中,在黑暗中,在无望的等待中,都依然知道我们是他所深爱的,并且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全新的国度为我们而预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这消息就去搜索了一下,找了个MM帮我买带给我,现在还没到我手上。

 

我有点喜欢他那一套校园出版的,繁体字的感觉和书封面的风格,可惜有几本不容易买到。

 

第一次读"恩典多奇异",可真是震动,让我这不爱思考的人都有些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消息哦。mary 说的是那个封面很素气,竖版繁体字的版本吧。03年读的这本书,俺老姐超级喜欢,从头到尾手抄了一份,就是那个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onysung211在2009-4-6 8:31:00的发言:
好消息哦。mary 说的是那个封面很素气,竖版繁体字的版本吧。03年读的这本书,俺老姐超级喜欢,从头到尾手抄了一份,就是那个版本。

 

你老姐比我牛啊,我倒是有心无力来的。

 

昨天MM跟我说『无语问上帝』书店脱销了,不知道啥时候再有,只买到了另一本『生命总有伤痛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arylu在2009-4-6 16:34:00的发言:

 

你老姐比我牛啊,我倒是有心无力来的。

 

昨天MM跟我说『无语问上帝』书店脱销了,不知道啥时候再有,只买到了另一本『生命总有伤痛时』。

4月中旬各大书店即将全面销售简体版<无语问上帝>哦,

包括上海天梯书屋,其他主内书店,甚至卓越网也可以网购啦!~~~大家快去瞅瞅吧 嘿嘿

[em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一定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问上帝》上市不足一月,同期销量已过《标杆人生》

 

 

杨腓力(Philip Yancey)的代表作《无语问上帝》于2009年4月上市后,以其独特的视角吸引了广大读者的追读,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在全国各大基督教书店登上了畅销书榜,超过了长期盘踞在排行榜第一的《标杆人生》。


《无语问上帝》挑战我们是否接受一位默默隐忍、并不断用温柔话语挽回我们的上帝?从而使我们明白苦难的意义,并且在各样的试炼中忠心于我们被召的使命。


作者专门为中文简体版撰写的序言中提到:“中国比西方文明拥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正如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中国已经历战争、革命和彻底变革的磨练。正是在这个时刻,人民追求给生命带来意义和希望的东西。许多中国人正在基督教中找寻答案。我非常高兴中国基督教正在给我所信奉的信仰带来新的视角。”他盼望并祈祷这本书能够帮助很多寻求有关上帝类似的问题的中国读者找到答案,因为这是人生最为紧要的问题。


值此四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深信这本书可以慰藉劫后幸存的心灵,更加坚韧地生活在对上帝信心之中,顺服于神的大爱之中,作为神爱的管道,对他人和社会更多地施予出爱和恩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8 15:06:5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不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1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