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524|回复: 0
收起左侧

佟麟阁:为中华民族捐躯的基督徒烈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7年7月7日,长达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起疯狂的进攻,空中和地面同时出击。驻兵于南苑的国民党第29军奋力抵抗,时任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亲临前线,指挥战斗。面对敌军的密集炮火,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坚守阵地,誓死抵抗,指挥部队英勇抗击,痛歼日寇。佟麟阁在腿部中弹后仍然不下火线,继续战斗,不幸被敌机抛下的炸弹击中,导致头部受伤,壮烈殉国,时年仅45岁。佟麟阁系为抗战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位为国捐躯的烈士,因为他为中华民族的尊严做出巨大的贡献;而由于他生前虔信基督,所以教会也会记住他的名字,既因为他为国家做了贡献,也因为他为上帝作了见证。



       佟麟阁,原名凌阁,字捷三。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九(1892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渡口乡边家坞村一个满族农民家庭。佟麟阁的父母都没有太高的文化,但他们深知知识对于个人及国家的重要,所以一直鼓励儿子多多读书。7岁时,佟麟阁拜饱读经书的舅父为师,开始发愤读书。经过几年的学习,佟麟阁熟读经史,并精于书法。舅父在教他经史之际,也常常以“忠孝节义”之精神告诫他,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孕育出精忠报国的志向。随着年龄及阅历的不断增长,佟麟阁逐渐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和没落,救国图存的思想与日俱增。
1908 年,16岁的佟麟阁经友人介绍,凭借出众的书法功底,考入高阳县衙做了缮写员,每月可挣到10两银子的薪水,用以养家。由于缮写是一个比较清闲的差事,佟麟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在这期间,《高阳县志》一书带给他不少的教益,通过这本书,佟麟阁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深层的了解。他知道了家乡乃是古代燕王高阳君的故城,是人杰地灵之地;也知道了此处自古多有为了国家而视死如归的燕赵志士。而与历史上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乡的现状,这里曾屡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尤其是八国联军的烧杀劫掠,更令人痛心。家乡豪杰的浩然正气激励了他,家乡百姓的水深火热催促了他,面对动荡的时局,佟麟阁暗下决心,要投笔从戎,以救亡图存为己任。
1911年11月,滦州起义爆发,冯玉祥等人的爱国之举犹如一声惊雷,唤醒了沉寂的燕赵大地,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佟麟阁参加革命的信念因而越发坚定。1912年,冯玉祥到河北景县招募新军,早就对冯玉祥仰慕不已的佟麟阁毅然投笔从戎,成为冯玉祥麾下的一名哨兵。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加之作战英勇,佟麟阁很快被提拔为哨长,后来又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直至军长。




由于冯玉祥信仰基督教,并以基督的舍己精神来训导士兵,所以加入冯玉祥军部的佟麟阁有机会接触基督教信仰,并最终成为一名极为敬虔的基督徒。据佟麟阁的大儿媳马敬真介绍,他于1912年在湖北受洗,正式成为基督徒。

信仰基督教之后,佟麟阁以两样东西为最爱,一是《圣经》,一是十字架。他爱《圣经》,所以天天都读《圣经》,并且收藏了多种《圣经》版本,视为珍宝;他爱十字架,至死都在颈项上戴着十字架的项链,他曾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图片上写下“我为你如此,你对我如何”,以明心志。

佟麟阁用耶稣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一改旧军人的恶习,不打人,不骂人,不纳妾,为人极为和蔼。同时,他还用耶稣的教导带兵,更用耶稣的教导爱兵。佟麟阁的家人说,常见他跪在地上为国家、部队及百姓痛哭流泪地祷告。佟麟阁的母亲是农村妇女,虔信佛教,家中设有佛堂,常年香火不断。每当老人拜佛,只要他在家,就会站在母亲身旁,以示孝心,但当老人要求他也跪拜时,他总是和善地表示:我信耶稣。后来,老人终于被佟麟阁的行为感动,信仰了基督教,82岁时在教堂里领受了洗礼。佟麟阁在信仰上的笃诚,得到了很多人的见证。冯玉祥在《模范军人问答》中这样评价佟麟阁:“他是一个极诚笃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苦,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李宗仁、冯玉祥等人所著的《佟麟阁将军》一书则如此说:“佟将军嗜宗教家言,虔奉耶稣,以故慈和廉正,了然于祸福生死,而博爱之义,见诸实行,所至有善人之称。”
1930年中原大战时,佟麟阁奉冯玉祥将军之命,在西安召集西北军旧部,并招募新兵,以建立新一军,巩固大后方,由佟麟阁本人担任军长,并兼任第27师师长。佟麟阁在西安积极练兵,但他的练兵方式却与众不同。 佟麟阁练兵时,首先向士兵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目的是培养士兵们的爱国精神,并鼓励士兵爱戴百姓。他经常对士兵们说:“我们是为老百姓看家护院的。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用老百姓的血汗换来的。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老百姓。我们只有保护老百姓的责任,绝不能有骚扰他们的行为。老百姓的一草一木,谁也不能强取擅用,否则就是扰民,就要受到纪律的处分。尤其是在战争期间,我们需要老百姓帮助的地方很多。如有所需求,一定要和颜悦色地商量,买东西要按价付钱;借东西要打借条,用后归还,损坏赔偿,这是西北军的纪律。不能以为手中有枪,就横不讲理。‘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我们脱离了老百姓,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他经常对部下讲的一句话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耐心细致地给部属讲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真爱民、不扰民”的道理。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不但不扰民,而且积极为老百姓服务,如修街道,植树木等等,深得百姓拥护。
另一方面,佟麟阁也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和爱护士兵。他以铁的纪律约束官兵,但他并不无情,他更有温情的一面,他经常提醒其手下的官兵,要情同骨肉,亲如手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炮轰沈阳北大营,燃起侵略中国的战火。1932年,佟麟阁应29军军长宋哲元之邀,帮助其训练军队。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共约10余万人参加。同时,冯玉祥向全国发出了通电,号召全民武装抗日。当天,佟麟阁、高树勋等14名高级将领联名通电全国,宣布响应冯玉祥的号召,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佟麟阁难掩内心的激情,挥笔书写了王昌龄的《出塞》一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冯玉祥任命佟麟阁为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并代理察哈尔省主席。抗日同盟军组成后,对日作战节节胜利。然而,由于受到日、蒋双方的打压与扼杀,抗日同盟军于成立两个多月之后的8月5日被迫撤销。同盟军撤销后,佟麟阁深感壮志未酬,但又无可奈何,只身退居北平香山,静候报国之机。
1935年12月,蒋介石在北平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任命宋哲元为委员长,以维护错综复杂的华北局面。介于时局混乱,宋哲元深感无力应付,于是连修三封书信,请佟麟阁出山,助其一臂之力。此此同时,29军的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和刘汝明等四位师长,亦联袂邀请他与他们一同抗日。1936年春,佟麟阁离开香山寓所,前往北平,就任29军副军长,并兼任抗日军事训练团团长,驻守南苑,负责军事。佟麟阁曾对部下如此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者,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有志抗日救国的青年,仰慕佟麟阁坚决抗日的声誉,纷纷从各地赶来参加29军。

“卢沟桥事变”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1937年7月28日凌晨3时,日军聚集5个师团,10万以上兵力,在几十辆坦克的掩护下,突然从东、南、西三面向驻守南苑的第29军发起全面进攻。可是,当时的29军,武器装备极差,而士兵只有5000余人。敌人疯狂地轰炸,许多马匹被炸死,不少士兵被炸伤。在如此险恶的情况下,佟麟阁率领将士沉着应战,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敌人周旋。在佟麟阁指挥部队向外突围时,不幸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腿部,鲜血直流。部下劝他退下火线包扎,佟麟阁却执意不肯,他说:“情况如此紧急,抗敌事大,个人的安危事小,赶快带领队伍向外突围最要紧,不要管我!”随即又率先冲锋。忽然,一颗炸弹在他的身旁爆炸,佟麟阁的头部又受了重伤,当即壮烈牺牲

佟麟阁殉国后,由中国红十字会人员于次日在大红门外寻获他的遗体。佟夫人及其子女含悲收殓后,隐姓埋名,寄厝于雍和宫附近的柏林寺。寺内方丈因仰慕佟麟阁的爱国风范,即使北平沦陷,也一直严守秘密,直至抗战胜利。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恤令,追认佟麟阁为陆军上将。1946年7月28日,国民政府又以隆重的国葬,将佟麟阁将军的灵柩从柏林寺移葬于北平香山的兰涧沟的坡地上,并将西城区的一条街(南沟沿大街)更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1979年8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发出通知,定佟麟阁为抗日阵亡的革命烈士。北京市政府为佟麟阁将军重新修墓立碑,在1米多高的汉白玉石碑上镌刻上“抗日烈士佟麟阁将军之墓”11个黑色大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5 16: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