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行之诗里面有两个钥词,就是“眼睛、眼目”和“怜悯”。第一个钥词出现了四次,第二个出现了三次。这首诗的背景是被掳之地——这受欺压的以色列民最熟悉不过的环境。他们发现自己深在埃及、在巴比伦、在纳粹德国、在华沙犹太人区,更近期的是在西伯利亚劳改营。虽然经文没有提及,但这里所在的国家大概是巴比伦。
一二三1 被掳的人向天举目,努力想看见神的一点怜悯。他们恳求耶和华结束他们长久、黑暗、受迫害的夜晚。我们越看环境越就丧胆,越看自己就越软弱;唯有仰望坐在宝座上的主,才有属天的平安。当我们摆脱地的吸力,站在属天的地位上,我们就能说:“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
一二三2 他们把自己比作眼睛望着主人的手的仆人,和看着主母的手的使女。看着主人的手,一般的解释是随时准备去想出和遵从主人的旨意。但那不是这里的情景。这里是指犹太人留意和期待耶和华向他们施怜悯。他们心中所想望的怜悯,特别是尽快结束他们流放的生涯,能返回那常渴望的故乡。他们期待他的手施救恩,叫他们脱离欺压他们的人。
在圣经里,神的手有几方面的意思:(一)供应的手:主的手供给我们一切的需要。奴仆在主人家里,不必自己耽心生活的需要,主必负完全的责任。基督徒的生活是个依靠神的生活。我们依靠主,不在主之外寻求什么好处。(二)引导的手:基督徒不是凭着自己在黑暗里摸索走前面的路,而是在环境中看见神的手在安排,他的手在引导我们该走的路(诗一三九10)。(三)扶持的手:我们没有力量走路,用不着自己挣扎,因他的手要扶持我们。(四)管教的手:神所爱的,他定规要管教,受管教虽然痛苦,但管教是为着造就我们。
一二三3~4 作诗的人在被人藐视和讥诮之下,单单求神开恩伶悯。这群饱受藐视的民,两次祈求怜悯的迫切恳求,已上升到神的宝座。他们日复一日地受着外邦君王的讥诮和恨恶。他们忍受那些安逸人尖刻、卑鄙的议论已经太久了(亚一15)。他们在骄傲之巴比伦掳掠者的手下受苦太久了(耶五〇31,32)。现在他们感到厌腻难熬。够了,够了!他们感到终止这情况的时候已经到了。
因此,他们在这反犹太主义和充满歧视的世界里,向着作他们惟一避难所和惟一保障的那一位——向这位受欺压和受践踏者的朋友——倾出这迫切至近乎强迫的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