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6264|回复: 19
收起左侧

教子箴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1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如果
??
如果,儿童的生活尽是吹毛求庛,那么他也学会责难别人。
??
如果,儿童的生活充满敌意,    他就学会斗争。
??
如果,儿童生活在恐惧的环境里,他将学得忧心忡忡。
??
如果,儿童生活在怜悯的环境里,他将学会自怜。
??
如果,儿童生活在充满嫉妒的环境,他将学会仇恨。
??
如果,儿童生活在讥讽的环境里,他将学会忸怩不安。
??
如果,儿童生活在羞愧的环境里,他将学到自责。
??
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鼓励,他就有强烈的自信心。
??
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容忍,他就学得到耐心。
??
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赞美,他就学会欣赏别人。
??
如果,儿童生活在被接纳的环境,他就学会爱。
??
如果,儿童生活在肯定他的环境,他就学会去爱自己。
??
如果,儿童生活在谅解的环境,  他就学会如何把握人生目标。
??
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里,他就学会公平判断。
??
如果,儿童生活在诚实的环境里,他就知道什么是真理。
??
如果,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里,他就学会信任自己和别人。
??
如果,儿童生活在友谊的环境里,他将学会世界是个美好的地方。
????
2.一处安全的地方
??
在安全的地方,人会很和善。讥讽﹑打架﹑背地说人坏话和骂人都不常见,和善﹑体贴和仁恕已成为生活的习惯。

??在安全的地方会有欢笑,不是电视节目录像的欢笑,而是从分享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而发出的真正欢笑。

??在安全的地方会有规则,规则少而公正,是在那里居住作息的人,包括孩子在内,所制定的。

??在安全的地方,大家会互相倾听对方,他们互相关怀并实际表现出他们的关怀。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3.膝下的心--给亲爱的爸妈

??
别宠我,我知道我不该做些什么--我只是试探您们的宽容度。
??
别失去立场,我喜欢您义正词严,教我安心。
??
别让我养成坏习惯,我得仰仗您们的观察,以后早发现早矫正。
??
别让我觉得自己渺小,这只会让我愚蠢的自大。
??
如果您真的想帮助我,不要在别人面前纠正我。
??
不要让我觉得做错事是罪恶,那会使我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
??
不要为我脱罪。有时候我也应该从苦头中学习。
??
不要把我刺伤您的话当真,有时候我不是恨您,而是恨您的威胁。
??
不要太关切我的小痛痛--这样我才会懂得关切自己。
??
请别唠叨,否则为了自救,我只好装聋了。
??
请不要忘记,有时候我连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都不知道。
??
请不要搪塞我的问题。否则我不会再问您们。
??
不要朝三暮四﹑朝令夕改,那会使我对您们失去信心。
??
请不要把我想的事当儿戏!这些想法是我真正的感觉,我需要您的了解。
??
别告诉我「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天下根本没有完全是的父母。
??
认错不会使您们失去父母尊严,您的真诚歉意会使我心里暖烘烘的。
??
别忘了我没法遏止我的好奇心,做些您们眼中疯癫的事,请您们耐
??
心让这些事过去吧.....
??
我会长得很快,或许我们很难有和平相处的时候,但别放弃努力。
??
别忘了,没有爱与了解,我根本不能成长。您们不需要我再提醒吧﹖
??
请珍重身体,我需要您们。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4.那些日子

??
那些日子,我的手总是不停的操劳,
??
没有多少时间陪你,
??
陪你玩想玩的小游戏。
??
我帮你洗衣服﹑帮你缝扣子﹑煮饭,
??
但是当你拿着图画书,
??
要求我分享你的乐趣时,
??
我总是说:「等一会儿,儿子。」
??
晚上我把你舒舒服服地裹在被子里,
??
听你祷告,熄灭灯光,
??
然后蹑手蹑脚走到门口....
??
??
多么希望,当时我能多待一会儿。
??
因为时光是如此短暂,岁月匆匆流逝,
??
你不再长留我畔。
??
再也没有珍藏的秘密要透露,
??
图画书孤孤单单地站在书架上,
??
没有游戏可玩,
??
没有晚安的亲吻,
??
也听不到的晚祷,
??
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
??
我的手,曾经操劳忙碌,如今却静静闲着,
??
日子变得漫长而难以填补,
??
多么盼望能够回到过去,
??
完成那些你曾要求我的点点滴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崇拜的意义
??1.
崇拜的定义: 崇拜是人对神的反应,是身﹑心﹑灵圣化的过程。
??2.
崇拜是人对神的活动,这活动包括以下因素:
??1.)
个体趋向神;??2.) 神临在的感觉;??3.) 对于神及其它神圣事物的默想;
??4.)
对于神及其它神圣事物的情感反应;??5.) 最后,具有目的﹑行动及平和的反应。
??3.
崇拜是人对神的认同
??1.)
认同神的属性,如圣洁﹑慈爱﹑公义等;??2.) 认同神的主权。
. 崇拜对儿童灵命的意义
??1.
崇拜的目的是荣耀神;而崇拜的过程亦可导至人的改变及成长。
??2.
借着崇拜意识个人需要。
??1.)
面对神的纯全;??2.)意识个体的软弱;??3.)承认个体的软弱,接受神的救赎;??4.)接受神救赎的确据。
??3.
借着崇拜刚强个人信仰。
??1.)
个人信仰的刚强是真正崇拜的结果之一;??2.) 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4.
儿童亦可借着崇拜,表现﹑建立单纯的信心。
??1.)
借着崇拜个人委身予神。??2.)借着崇拜个人得着完全。
??5.
儿童可借着唱诗﹑聆听﹑阅读神的话语﹑与神交谈。而体会与神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崇拜的设计
??1.
儿童崇拜的特质
??1.)
二至三岁儿童的崇拜是自发的Spontaneous
??2.)
四至五岁儿童的崇拜是非正式的Informal
??3.)
六岁以上儿童的崇拜是由非正式进入正式的Spontaneous??2. 崇拜的原则

??1.) 单一的原则
??  a.
崇拜的活动是集中于一个主题。b 崇拜的所有活动均朝向这个主题,并支持﹑强调这个主题。

??2.) 生动的原则
??  a. Itismeaningful
有意义的??b. Itisfresh新鲜的??c. Itisstimulating具激发性的?  d. Itisflexible具弹性的﹑多变化﹑非一成不变的??e. Itisvaried多元化的

??3.) 高峰的原则
??  a.
赞美??b.认罪??c.感恩??d.奉献??e.代祷
??3.
崇拜的过程
??1.)
预备Preparation
  ??a.
诗歌??b. 宣召??c. 经文??d. 祷词

??2.) 呈献Presentation
?  ?A.
此阶段为崇拜主体,其途径如下:
??    a.
诗歌??b. 读经??c. 启应文??d. 短讲
??    e.
响应Response此阶段是崇拜的高潮,也是前两者活动的目标。其途径如下:
??      
诗歌、祷告、奉献、沉思默想、 结束Closing
四、崇拜的评估
??
教会崇拜评估表

??1. 崇拜的空间﹑环境是否预备妥善﹖
??2.
参与同工是否准时到会,而且预备妥当﹖
??3.
崇拜是否准时开始﹖
??4.
崇拜是否适合崇拜者的年龄阶段特质及需要﹖
??5.
崇拜是否具清楚﹑可达成的目标,而且是否达成目标﹖
??6.
崇拜的内容是否具一定水准﹖
??7.
崇拜的过程是否指向崇拜的高点﹖
??8.
崇拜的过程是否顺畅﹖
??9.
崇拜过程中,每位事奉同工是否胜任﹖
??10.
崇拜后,每位参与崇拜者是否均有所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儿童布道事工导论

??
长期以来对以下问题的论战可说是星火不断:什么时候,孩子才能对自己所犯的罪负责?什么时候,孩子才要接受耶稣基督作为救主?什么时候,孩子才要了解并接受神恩?事实上,儿童信主的问题可说引起不少的辩论与讨论。这是一个神学问题,但也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它是信心、情感、教条,以及个人响应、转机,与是一个过程。这是我们的信仰核心,也是正确基督教教育的根基。长久以来,形形色色的讨论说明了一件事实,那就是,当我们在寻求整合救恩的教义以及布道方法的行为观点时,我们碰到难题了。既然如此,有没有可能,如果我们不尝试这样的整合,会比较容易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暂时将这些何时、如何布道等难解问题放在一边,是否会比较容易些?如此一来,我们就避开了整合我们的信仰及行动的基本责任。这样作,也是承认接受这种理性不易了解的情形。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完成基督徒应向万民传福音的责任?以下是Hayes在一九七八年提出的建议:
??1.
对接受救恩负责的年龄与年龄阶段发展观念不能连贯讨论
??
或许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总尝试将这两者连在一起,也因此在善意的试着要带领孩子们信主的事情上,我们做得越过头了。其实,武断的设个儿童能接受信仰的年龄,这样的作法是错谬的。而安排一段特定的日子作为儿童决志的时间,也一样是不正确的。归根就底,上帝至高的圣灵,并未依照一定的时间及年日来显明祂的救恩大工。
??2.
借着从小由基督徒爱心所显明的基督信仰教导,帮助孩子愿意相信耶稣基督。
??
这就是基督徒所说的:「布道预工」。借着这样的预工,从小在孩子心中建立正确根基,以作为信心知识成长及活跃门徒生命茁壮的基础。
??3.
避免对父母及孩子提出会产生焦虑的诉求。
??
在这方面,Hayes说的是一种浮滥,不本着忠心教导关于罪及救恩的圣经教训。在我们尽力尝试带领儿童、青年或成人事工上,我们都可以从圣经上找到如何引人归主的线索。我们必须在个人的热心及上帝的大能间求取平衡。如同罗马书十章十七节所说的,「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信心是目标,不是方法,是从听道来的。信心是凭借着基督的话而来的。过度属人的动机可能会拦阻信心的产生,信心是圣灵透过上帝的话语在人心里动工产生的。
??4.
教导基督徒明白在救恩上负责是对上帝,而非对人的行动。
??5.
让带领小孩子接受基督的诉求,产自于纯洁的动机,而且是以单纯、非公开的方式提出这样的诉求。
??
带领小孩子信主的动机绝对不宜诉诸于一连串外在的反应,也不可以让这样的诉求伴随着礼物、赞赏及一些特权。其实这样的滥用有形、无形报酬,藉以引导孩童信主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但事实上,这样的陋习却是存在的。如果在公开场合,赠与表示接受基督的孩童一些书籍,甚至是圣经,这样的方法都是应加质疑的。这样一来,任何一个孩子都可能会因为想要得到这些礼物,而决志接受基督。长期以来,我们的主日学都实施在众人面前决志信主的日子,这样的方式,可能导至失去接受接恩时个人必需承担的责任。但是,在考量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也必须保持明智态度,那就是耶稣基督面对孩童所说的,"不要禁止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I.儿童布道事工要旨
??
儿童布道事工要旨就是要配合他们的年龄教导真理,并避免与各样争论混之一谈。将基督介绍与儿童时,我们必须保持信息的单纯性。Soderholm在一九六二年建议几个可供应用,介绍孩童认识福音的原则。

??1.老师必须要清楚的解释孩童需要明白的救恩,藉以帮助孩童看重基督为世人死在十字架的意义。清楚的解释,神爱你、你有罪、基督为了赎你的罪而死,你必须向主承认你是罪人,并祈求祂的赦罪。那么你就能在神的家中,并且得着永生。

??2.老师必须熟悉圣经经文,这些经文能够帮助我们带领儿童归向基督。这样的经文包括,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罗马书三章廿三节以及五章六节。

??3.老师必需小心谨慎解释他/她所使用的名词。

??4.老师必须依靠圣灵。藉由圣灵感动而生发的抉择唯一真实的抉择。

??5.老师必须使用圣经分享福音信息。

??6.老师在带领决志时,必须让孩童问问题。孩童所发的问题开启心灵的窗户,帮助我们避免将福音信息强行加诸于孩童的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III.儿童布事工邀请决志的原则
??
提出决志的邀请在传讲福音中,是满自然、正常的部份。可是如何邀请决志却是另一回事。老师必须要明智的方法,避免强迫或勉强孩童决志信主。福音信息,如果正确的宣讲,自有它的吸引力。同样的,救主也有祂自己的吸引力。决志信主是圣灵神圣的工作,祂能将世人的需要与基督的吸引力结合一起。虽然在领人归主方面并没有一定的公式,Hayes在一九七八年提出的几项建议,确能帮助我们带领孩童决志信主。
??1.
在要求孩童作出外在的决志行为时,先要求他们在内心里决志接受主。
??
老师或许可以这样说,"如果你要接受耶稣作你的救主,请先对自己说,'是的,主耶稣,我要你成为我的救主。'"
??2.
决志的邀请要很清楚。
??
孩童的心思容易心不在焉。在带领决志时,可以问他,"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你要找我谈?"
??3.
使用自然发生的机会告诉孩童关于接受基督的事。
??
当孩童问道,"我能接受主耶稣吗?"这就是一个很合适的机会,暂时停止你的话题,带领这位孩童决志信主。另外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下课后,邀请愿意接受基督的孩童留下来,一一带领他们决志归主。
??4.
避免使决志邀请变得太容易,以致孩童的决志并不实在。
??
有些人们的反应是必须的。如公开的认罪,或是公开表明他们渴望接受基督耶稣,无论如何,必须要透过合宜的决志过程,让决志归主这件事铭印在孩童心中。
??5.
避免带领孩童群体决志归主。
??
最后的决志果效,是在老师单独、并针对个人的情况,与孩童谈及福音信息的时候。光凭言语是无法赢得孩童归主的。言语,有意义的字眼,加上爱心、丰富、深入的感受,将使得福音活化在孩童的生活经验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IV.儿童决志后的跟进事工
??
带领重生的孩童进入正常、健康、属灵的成长的责任,基本上是父母的主要任务。但是如果孩童的父母亲并未拥有属灵的生命,或是不懂如何培育孩童灵命的成长,那么整个教会就必须参与帮助这孩童的属灵成长。这一点对来自非基督徒家庭的孩童更形重要。以下建议或可帮助儿童决志后的跟进事工:
??1.
对孩童的父母解释他们的子女所作的决志,鼓励他们提供一个合宜的基督徒家庭生活,包括固定参加教会活动、祷告以及阅读圣经。
??2.
确定这个孩子一本自己的圣经,教导他如何找些比较易懂的圣经经文来读。
??3.
提供初小及中小的孩童"新生命课程"一类的课程,藉以更清晰、透澈的解释救恩真理。这样的课程可能有数周之久,可在儿童聚会时间、主日晚上的儿童团契、或安排周间的其它时间教导。
??4.
如果你只是位朋友,而不是孩童的父母亲,那你也可以帮助及鼓励孩童的灵命成长。
??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祈求及信靠圣灵,继续祂在上帝新生儿女身上所动的善工。如果教会的一切努力都是跟随圣经的教导,那么这一切的努力,必定是为建立这位孩童的灵命而预备的。由于一位能够胜任的老师所给予的充份预备、一位满有爱心牧者的照顾、以及全体会众的关怀,必定能够长远陪伴这孩童。并确信他的灵命必得以稳定成长。W.O.Cushing的一首儿童诗歌可说是刻画出儿童事工的奖赏:
??
信主儿童、爱主儿童,就是主的珍宝。
??
的珍宝、明亮珍宝,主心所喜爱。

??好象晨星发光辉,装饰主荣耀冠冕,
??
珍宝夺目真辉煌,显出主光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I.故事在基督教教育的意义
??
说故事是一项年代久远的艺术,远在任何一种书写文字发展之前,它既已经存在。借着说故事,人们将他们的历史、传统及各种价值代代相传给自己的子孙。甚至我们的圣经,大部份原本都是口述的信仰及生活的传统及故事,借着反复的传述,一个传给一个、一代传予一代。
??
身为老师,今天我们也需要知道如何使用故事,使它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在教会学校各班级中讲述的故事,大部份都属于课程教材的一部份。这些故事有的选自圣经,有的来自其它记载,为的是达到教学的目标。那些不是直接选自圣经的故事包括:伟人的传记、与主题有关的故事,或是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真实生活事迹。
??
故事讲述的方式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方式,班级学生是听者,由老师讲述或读出故事。第二种方式,班级学生参与故事的讲述,可能由学生自己朗读,或是重述故事,或以另外一种参与的方式,表达故事的情节。让我们仔细思考这两种讲故事的方式。
II.班级学生是听故事者
??
这种方式特别适用在阅读能力尚未发展完善的孩童。这些孩童需要依赖你,才能听到圣经的故事,或是其它课程中的故事。如此一来,讲述的技巧就变得十分的重要。以下是一些讲故事的指引:
??1.
充份熟悉故事并预先好好练习。
??
你或许没有时间记住整个故事,但最起码应该熟悉整个故事的大纲,以便能够顺畅的讲述故事。讲述时,如果合宜的话,你可加些自己的看法或补充故事的情节,或者你也可以在讲述故事时,也提些问题,问问孩童。
??2.
好好安排环境,让孩童舒服听讲。
??
如果你的教室空间够大,在讲故事时,不妨移到教室的另一个角落。年纪较小的孩童会喜欢坐在地板上听故事的。
??
教室的温度及空气流通对孩童的听讲可说非常重要。而且,不要让孩童坐得太久。他们注意听讲的时间非常有限,超过时间,他们会变得烦躁不安。
??3.
了解你的学生并且让他们觉得舒服自在。
??
有些孩童坐在一起总是无法安静相处,那在讲故事时就要将他们分开。容易害羞的孩童需要特别的照应。你和孩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有助于每个人的快乐的学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7 1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