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称义容易论
 
 
       这实在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先看看《罗马书》3:21-24——
 
| 3:21 | 但如今, 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 |  
| 3:22 | 就是 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 |  
| 3:23 |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神的荣耀; |  
| 3:24 | 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 |  
 
     “白白的”指出了人的称义完全是神的主动,是神的恩典;不需要人付出丝毫代价。要求于我们的是“信”。但是请注意:“白白的”不等于“容易”、“轻易”。因为要想拥有真实的信心,必须在神对我们最合适的时机特别光照我们(重生得救的光照,也称为“圣灵的洗”)才能获得——注意,这是神自己的工作,不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如果称义真的很容易的话,至少下面几处圣经就令人费解——
 
 
      太7:13-14,11:12 
| 7:12 |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  
| 7:13 |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 11:12 | 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  |  路13:23-24
 
| 13:23 | 有一个人问他说:“主啊,得救的人少吗?” |  
| 13:24 | 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  
             二、论断在神论这是个被许多信徒崇尚的理论,大概经文的出处是《哥林多前书》4:3-5——
 
| 4:3 | 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 |  
| 4:4 | 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 |  
| 4:5 | 所以,时候未到,甚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 神那里得著称赞。 |  
 
       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下“论断”和“判断”的区别。“论断”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是背后说人;而“判断”是基于事实得出的结论。“不要论断”是圣经一贯的教导(太7:1-2,雅4:11-12)。但是应当注意与“责备”(出于爱心的当面的提醒)区别开来(箴15:5,10,31-32;27:5)。也应当与“判断”进行区别(犹3,来5:14)。
 
 
       高举“论断在神”的人,却常常在做论断别人的事情。他高举这样的论调,目的只是为了封住别人的口,好让自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甚至是为了实现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
 
 
             三、保险箱论
 
 
       有这样一种非常极端的言论——
 
 
             信耶稣的人,再坏再恶(事实上这样的信徒非常之多)都能得救、上天堂;不信耶稣的人,再好再善都是撒旦的伪装,都得下地狱。
 
 
             出现这样极端看法的原因是:
 
 
        1、      人为割裂“信心”和“行为”的合一性、整体性;高举没有行为的死的信心;
 
 
        2、      不了解神“公义”的性情,不了解神审判的三个法则——良心、律法和福音(罗2:12-16);
 
 
        3、      基督教外的真、善、美都说成是撒旦的伪装(雅1:16-17);
 
 
         4、      “亏缺”不等于“完全丧失”(罗3:23)。如果是“完全丧失”,那么这个世界就非常可怕,早就灭亡了 。客观的说大部分人能或多或少地凭着神所给予人的良心而活着。
 
 
             四、亮光论
 
 
       这个方面我在几个帖子中已经提到了,这里不再赘述。应该说,产生的原因或是无知,或是骄傲,或是极端异端。
 
 
             五、知识无用论
 
 
       只要一提到“知识”,马上就会响起一片激昂——“只要圣经,不要知识”“只学圣经,不学神学”……这样说的根据是——
 
 
       林前8:1 
| 8:1 | 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 |  
       我们还是先准确把握圣经的原义吧——
 
 
       这章圣经是讲论吃祭过偶像的食物的问题。哥林多为希腊城市,偶像充斥,庙宇林立。哥林多人将上好的牛羊和牲畜一部分献与神明,其余的拿来在市场上售卖。因此城中所买到的肉类,很多是献过祭的。基督徒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很大的困难,不知道该买还是不该买。犹太人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他们自设屠宰场,不用上街去买。基督徒是否也需要同样的办法来避免偶像的不洁呢?
 
 
       保罗的解决方法是:有信心的不用理会食物的来源,什么都可以吃,都算为洁净(林前8:4-6;10:27;罗14:14)。但是问题并不单在于自己的信心,也在乎爱心。在教会中有软弱的肢体,对祭过偶像的食物存有戒心的。保罗认为为肢体的缘故,信徒不但讲信心,也讲爱心,所以才这样教导。
 
 
       有人不顾上文下理,不顾整本圣经的教导,硬生生将这节经文剥离开来,作为攻击知识的借口,否定学习知识的必要性。
 
 
       其实无论是基督教以外的知识,还是基督教本身的知识,都是有必要学习的。教外的知识,可以作为工具或者途径,来为学习圣经服务。很显然,没有文化知识,怎么学习圣经呢?!基督教本身的知识比如圣经地理、基督教的历史、圣经的原文、圣经本身的释义等等,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圣经。圣经也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彼后1:5,3:18;林前1:5,12:8;林后6:6;腓1:9;西2:3,3:10;多1:1)。对真道的学习应该贯穿我们的一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6 17:53: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