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后昨天回家的时候意外地在信箱里发现了一封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信,看上去挺象那么回事的,连信里的名字都是打印出来而不是象许多函件那样在通用信纸上手写收信人。内容倒没什么太特别的,不出所料的是希望为UNICEF捐款以帮助世界各地的受困儿童。不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到我的,最有可能的是教会,也许会是其他,我不知道。总之很意外,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到给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发来这样的请求。 要求的金额不算很大,有好几个选项,从几百到几千。就我各人而言并不会吝于捐献一点钱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但有一件事却让我感觉有些啼笑皆非。 就当我看到信件正文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第一反映并不是有没有打算捐这个钱打算捐多少,而是首先想到应该先打个电话给警署,询问一下关于这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的机构,以及这样形式的捐款的合法性以及用途。当然,信里有这一系列解释,甚至还有一封濮存忻以代言人的名义写的信。但信里的解释似乎没有太大的说服力,而演员们因为代言了各种各样最后被证明根本没什么效果的小药丸也早已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也许我的怀疑并不是毫无理由的,但当时连我自己都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啊……” 事实上在上海的诈骗活动不多,我经历到的更少,最多也就是拙劣的中奖短信什么的了。但网上,电子邮件,朋友之间互相流传的诈骗案例却是屡见不鲜,而最近刚刚爆出的“陈易卖身救母”之谜以及相关的一系列风波也许再一次,“再一次”把人们对诈骗的警惕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本身就是一个崇尚并且善于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的人,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早已树立了对日渐频繁的诈骗活动的高度防备体系,所以才会日渐“多疑”。而包括目前中国捐款的真正落实度等各类消极信息也让我一开始就在想:为什么不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直接接收汇款(可以收美金嘛)而是通过北京办事处?为什么帐户名称北京办事处后面还有一串奇怪的字母数字串?这个机构在中国的办事处是属于哪个部门的管辖?这些捐款是不是能够真正送达受困儿童的手中?等等。 当然,查实之后也许我还是会象征性地献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力量以帮助那些因为贫穷无法上学、或者正被疾病折磨的孩子们,当然,也可能是那些正被“三高”困扰、或者感觉雄风不再迫切需要蓝色小药丸救命的“老小孩”,谁知道呢。 世道变啦,善事不好做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