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命运不公 如果死后没有机会可以补偿人生的不平等与不公平,我们很难相信人生是美好的。有些人好象注定是一帆风顺,而有些人生来就为环境所苦。若真是无法消除这世间不公平的痛苦负担,许多人将有充分的理由,因生活中的崎岖坎坷而开口诅咒自己出生的日子(约伯记3章1-3节)。因此,我们能理解所罗门王在他的人生低谷时所说的「我又察看这世上一切不公平的事。被欺压的人流泪哭泣,没有人援助他们。他们得不到援助,因为欺压他们的人有权有势。我羡慕那些已经死了的人,他们比活着的人幸福多了。但是,那未出生、未看见过这世上所发生不公平的事的,比上述两种人都幸运。」(传道书4章1-3节) 2.美丽与均衡 生命不只是各人所遭遇的艰辛与不公平待遇而已。再具有杀伤力或是不平等的事情之中,仍可有美感和平衡存在。在暴力和恐慌的时刻,仍有和谐和平安的时分。当历经风霜的身躯逐渐被病痛和软弱征服的同时,幼童也正无忧无虑地跟小动物玩耍着。正如同艺术耀眼的光芒与晨间高歌并嬉闹的鸟儿相呼应着;每一个黎明和夕阳都满足大自然休憩与更新的需求。黑夜和寒冷也使我们领悟到「这些痛苦都将过去」的盼望。如果死亡后就烟消云散,这大自然规律的运行绝对是不完全的。 4.心灵深处 今生今世无法满足人心的渴求。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所罗门王的话,上帝「使我们有永恒的意识」(传道书3章11节)。虽然所罗门这话的意思难以把握,但他显然是指人不可避免地渴求这个世界无法满足的东西。即使是所罗门,也未能摆脱心灵的空虚。曾有一段时间,他企图以工作、酗酒和嘻笑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也曾尝试以哲理、音乐和美色来满足他的愿望,但他的幻想破灭了。只有当他回头,相信最后的审判和死后存在生命时,他才找到更宝贵的东西,足以满足他对人生意义的渴求(传道书12章14节)。 5.普遍的信仰 尽管有不少人认为,我们不可能知道死后有没有生命,但人们对灵魂不朽却一直是坚信不疑。从埃及的金字塔到「新世纪思潮」(New Age Thinking)的轮回观点,历史上各个世代各个地方的民族,都一直相信灵魂不死。如果说在坟墓之外没有知觉、没有欢笑,也没有悔恨,那么从埃及法老到拿撒勒的耶稣,几乎每一个人都受到了生命的愚弄。 6.永恒的上帝 圣经称上帝是永生的根源,称他的本质就是永恒。同时圣经也告诉我们,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样式造了我们,他的计划是最终将自己的儿女接进他永恒的家。圣经还教导说,我们的始祖违背禁令、堕入黑暗之后,上帝让人类经历死亡(创世记3章1-19节)。其含义是,如果上帝允许人类在背叛的状况下活到永远,我们将有无限的时机变成桀骜不驯、以自我为中心的物种。然而,上帝着手展开一项计划,最终要让一切选择与他和好的人进入一个永远的家乡(诗篇90篇1节;约翰福音14章1-3节)。 7.旧约的预言 有不少人认为,永生是新约圣经的一个观念,其实旧约中的但以理先知早已讲到,睡在尘埃中的人有一天会复活,有的得永生,有的永远受羞辱(但以理书12章1-3节)。诗篇的作者也说到死后的生命,有位叫亚萨的人在第73篇诗中说,他思虑恶人昌盛义人受苦时,几乎丧失了对上帝的信心。可当他进入上帝的圣所,从敬拜的角度看时,蓦然看到恶人站在滑向沉沦之地。于是他有了新的视野,他宣告:「你以劝告辅导我,最后还要接待我,使我得光荣。除你之外,在天上我还有谁呢?既有了你,在地上我还要谁呢?我的身心会衰败;但上帝是我的力量,永远是我所需要的一切。」(诗篇73篇24-26节)。 8.基督的引述 世上很少有人指责耶稣是个邪恶的人或是虚伪的老师,甚至无神论者和基督教之外的宗教信徒讲到耶稣时,也满怀敬意。对于人死后确实继续存在这一点,耶稣讲得一清二楚,「那只能杀害肉体、却不能杀灭灵魂的,不用害怕;要惧怕的是上帝,只有他能把人的肉体和灵魂都投进地狱。」(马太福音10章28节)。耶稣钉十字架时,身边有位快死的强盗悔改了,耶稣就应许他会进入天堂,他同时也提到欣嫩子谷(Valley of Hinnom)――耶路撒冷之外的垃圾堆――来指那些不肯悔改要受上帝审判的人将要去的地方。根据耶稣的教导,面对死后存在生命这一事实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他曾说,倘若你一只眼睛叫你远离上帝,就把它去掉,「如果你的一只眼睛使你犯罪,把他挖出来!缺了一只眼睛而进入上帝国,比双眼齐全被扔进地狱里好多了。」(马可福音9章47节)。 9.基督的复活 死后存在生命,最有力的证据是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旧约圣经预言,将有弥赛亚降临,并为他百姓的缘故战胜罪和死亡(以赛亚书53章;但以理书9章26节)。耶稣的门徒见证说,他的确成就了圣经的预言。他自愿死在刽子手的手里,埋葬在别人的坟墓中,三天之后离开坟墓。这些见证人说,他们不仅看见了空墓,而且看到了复活的基督,他在升天之前有40天之久向数百人显现(使徒行传1章1-11节;哥林多前书15章1-8节)。 10.实践的作用 相信死后存在生命,是使人乐观、有安全感和灵性长进的源泉(约翰一书3章2节);相信在今生预备永生的人得享更美好的生活,能给人以最大的鼓舞;相信永恒和无尽福乐,激励了许多人为他们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的生命。正是相信死后存在生命,耶稣说「一个人就是赢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章26节)也正是这一真理,促使1956年被奥卡(Auca)的印第安人杀害的殉道士吉姆.艾利奥特(Jim Elliot)说:「一个人丢弃他所不能持守的,得到无人可夺去的,他绝不是傻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