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4596|回复: 2
收起左侧

[分享]神学与教会历史 第十八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0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题∶〔18〕敬虔主义 一、前言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空中主日学的节目,我是蔡丽贞。我们现在进行的是教会历史的专题,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敬虔主义』。各位观众朋友,我们已经进入了近代教会的历史。 二、『虔敬主义』简介 什麽叫做『敬虔主义』呢?『敬虔主义』是对於『宗派主义』的反动,或者是反弹。我们看见历史常常在钟摆的左右摆动中,自行的寻求平衡。中世纪的时候,『经院哲学』走到一个极端,太强调理智的分析,所以教会内部就出现了一股运动 - 就是『神秘主义』,来平衡它。『神秘主义』讲求的是感性的、比较敬虔的追求,这是用来平衡『经院哲学』。同样的,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宗派主义』也是以信条、信经的权威,来取代了圣经的权威,也是类似於『经院哲学』太强调理智逻辑的推理分析,使得信徒的信仰跟生活脱节,所以教会又出现了另外一股运动 - 就是『敬虔运动』,来平衡『宗派主义』。 1较极端的思想 贵格会最早也是『敬虔运动』的表现,他们很注重内心的亮光,比较注重在心灵上、在感情上跟上帝交通的体验,以及对於上帝话语的实践。敬虔主义是要把信仰,从信条、信经带回到圣经中。在『宗派主义』时代,每一个宗派都有他们自己的权威系统,都有自己的很多的信经跟信条,太注重理智的分析,而『敬虔主义』就是把它带回到圣经自己的启示上。敬虔主义认为,基督教是一种生命、是一种生活,而不是理论的知识。灵命重於知识,他们很强调服事,很强调在生活上实践上帝的话语。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比较极端的现象,譬如有禁欲的倾向,会讲求比较朴素的服装打扮,(我现在穿的这衣服都太花了),他们会禁止跳舞,禁止打牌,甚至连散步,他们都认为这是不需要的休闲活动,这个是比较偏颇的圣洁观,有一点类似後来英国美国的清教徒。 2.关心实践、看轻神学 由於『敬虔主义』厌烦信条主义,厌烦了宗派主义,所以他们倡导要在圣灵的光照之下,圣灵的引导之下来读圣经。解经的目的是以培灵为主,为得是要带出实践性的好行为,在生活上来实践上帝的命令。他们比较轻看解经学『字义的分析』、『历史的分析』、或者是『神学的分析』。他们不关心神学的问题,不关心教义,所以敬虔主义这一派,他们所带出的领袖,很少产生神学家,或者是护教家,护教比较弱。 3.敬虔主义的优、缺点 我们先来看敬虔主义的优缺点,它的缺点是跟『神秘主义』蛮像的。它的第一个缺点是凭感觉,读经比较主观,他们要寻找,因为要倚靠圣灵的亮光,所以有时候难免会主观。第二个缺点是禁欲,第三个缺点是排外。就好像『神秘主义』一样,有经历的人会瞧不起没有经历的人,所以常常会导致於教会的分裂。第四个缺点是反知识、反仪文,对神学比较冷淡没有兴趣。 可是『敬虔主义』它的优点也很多,第一个最大的优点,它优点第一个是改善信徒的灵命,它们很注重个人重生悔改的经历,鼓励平信徒的事奉。第二个优点是,很注重灵修式的读经跟讲道,提升了信徒的灵命。第三个优点是,他们很看重海外的宣教,宣教很热忱。第四个优点是,关怀社会,他们兴学办教育,他们建立了孤儿院,他们很关心慈善事业。这些优点其实都是现代福音派教会信仰的重点,透过了十八十九世纪英国的大复兴,美国的福音大觉醒,这一些重点,这一些优点,成为全世界福音派基督徒的属灵财富。敬虔运动对於教会历史的影响,不亚於宗教改革,他是教会历史里面一阵清新的风。 三、莫拉维弟兄会起源 我们接著要来介绍一个运动叫做『莫拉维弟兄会』。『莫拉维主义』也是来自於『敬虔主义』,虽然後来,它跟敬虔主义有一点分道扬镳。莫拉维弟兄会的创办人是亲岑多夫。他从小接受敬虔主义的教育,他曾经到马丁路德的威登堡去学法律,所以他接触到信义会的神学,所以他对於主流派,对於正统的神学,态度比较和善。 1721年亲岑多夫,他开始在东德的Dresden的一个小村庄,他开始牧会,那个时候从波西米亚来了一批难民,这些难民都是来寻找信仰自由的。他为这些难民开辟了一个小村庄,让他们可以自由的敬拜,难民的教会就是开始了莫拉维的运动。他们自己选长老,他们也自己有圣餐,莫拉维训练年轻人,是用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方式,比较严格,几乎不近人情,男女青年他们受到严格的监督,从小小孩子就要离开父母,有一点像以前的大陆的人民公社,连配偶的选择也有规定跟管理。所以正统教会常常批评他们说∶不近人情、不人道。但是这种严格教育,所训练出来的年轻工人,他们非常的能够吃苦耐劳,以至於在世界很多艰苦的地方,开拓了宣教事工,他们宣教的地区,可以远达西印度群岛,远达北极的格陵兰。 莫拉维弟兄会,他们很注重海外宣教,这些宣教事工,挽救了抗议宗的老化。我以前曾经说∶基督教有一段时间,太强调绝对预定论,只要上帝预定的,上帝拣选的,就算我们没有跟他传福音,那个人也会信主。太强调上帝的预定,忽略了人传福音的责任,所以有大概两百年的时间,长老会、改革宗长老会,他们没有差遣一位宣教士,所以基督教就越缩越小,抗议宗就越来越老化。 我需要再解释一下,『基督教』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有时候我们叫做『抗议宗』,有时候我们叫做『复原教』,有时候称为『更正教』,或者是『新教』,通通是指从天主教分别出来的基督教。由於基督教曾经有一段时间太强调预定论,没有传福音,还好莫拉维弟兄会他们的宣教热忱,挽救了抗议宗的老化。莫拉维弟兄会在美国的信徒,今天大概不超过孑so-C万人,但是他们在遵行传福音的大使命方面,对於其他的宗派有极大的影响,在亲岑多夫的领导下,点燃了复原教的宣教火炬。莫拉维弟兄会,他们曾经发起了二十四小时的连锁祷告,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所以他们持续的关怀世界各地的宣教事工。 四、『循道主义』简介 接著我们要介绍的是,『循道主义』,或者是『循理运动』。这就是在英国的信仰大复兴,他的主角就是我们很熟悉的约翰卫斯理。卫斯理之前,英国已经有一些福音派的奋兴领袖,然而这些奋兴能够汇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实在有赖於三个领袖。第一个就是约翰卫斯理,第二个是他的弟弟,那个圣诗的作家∶查理卫斯理,第三位是他们的同工,怀特腓德。在我们来看英国大复兴之前,我们先看看英国当时社会的情形。 1.当时社会情况---充塞『自然神论』 当时英国上层的社会,普遍的崇尚『自然神论』,什麽叫作『自然神论』呢?『自然神论』又叫做『理神论』,这是受到牛顿机械式宇宙论的影响,认为上帝是宇宙的第一因、第一个原因。上帝在创世的时候,推动了宇宙,使其中的子粒就开始移动运转。今天宇宙一切的动态,都可以藉著因果关系,推到当初创世的时候,上帝第一下的推动,所以自然神论,是用力学跟因果关系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当时十八世纪的时候,很多英国、美国上层社会的知识份子都崇尚自然神论,他们用两个比喻来解释『自然神论』∶第一个是钟表匠,上帝好像一位完美的钟表匠, 创造了一个钟表以後,就任其「滴答」、「滴答」的自由运转,直到今天,不需要修理。上帝也是技术高明的撞球者, 一杆就可以把所有的球,打到洞内去,所以自然神论,这些科学家、这些知识份子,他们不接受神迹。如果这个宇宙,如果这个自然界仍然需要神迹的话,那麽就是证明上帝在第一杆不够高明,第一杆没有把所有的球打到洞内,需要第二杆、第三杆的作为来补救。 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人崇尚自然神论,而下层社会的人多半是文盲,娱乐低俗、醉酒的风气很盛。而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童工的问题,女工的问题,社会的贫富悬殊,立法行政权操之於贵族的手中,平民无权过问,英国刑罚的严峻,为欧洲各国少见。譬如有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他偷了三先令,偷了三毛钱就被处以死刑。有钱人到教会做礼拜,後面跟著三个仆人,一个替他捧圣经,一个替他拿祷告垫,另外一个替他提酒壶,这当然是一个讽刺的玩笑,但是你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情况,神职人员虽然有很多的特权,可是没有办法改善社会的道德。约翰卫斯理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他开始了英国的大复兴。 2.卫斯理介绍 约翰卫斯理的爸爸是圣公会的牧师,圣公会是英国的国教,他的妈妈是一个坚强能干的女子。妈妈一共生了十九个孩子,我的天,只有十一个孩子活下来,约翰卫斯理排行十五,他的弟弟查理排行十八。由於小孩子生那麽多,人口众多,所以牧师的家庭生活很清苦。然而他们两位小孩子,约翰跟查理功课都非常的棒,他们品学兼优,他们先後进入了牛津学校。牛津大学是当时英国最好的学校,他们进入那里念书,後来也进入了研究所念书。在进入研究所的时候,约翰卫斯理他曾经回到故乡,他休学一段时间,回到故乡帮助父亲牧会,也被按牧,他受了祭司职。 1729年约翰卫斯理他重返牛津大学,他做学生的导师,他在读研究所,他曾经组成了一个读书俱乐部,他跟这些学生一起读书、一起事奉、一起社会服务。他们到监狱里面去布道,这一群年轻的学生们,他们祷告、他们读经有一套的方式,有一套的method,一套的习惯,他们凡事循规蹈矩,不苟言笑,所以人家就称这个读书俱乐部的人叫做Methodist,就是今天的循理会。读经、祷告、奉献,这个监狱布道,他们服事上帝都有一套规矩,凡事循规蹈矩。 3.卫斯理的重生机验 1735年怀特腓德,就加入了他们的会社。怀特腓德这个人,相当具有讲道的恩赐,这个人魅力十足,成为约翰卫斯理得力的同工。大概在1735年左右,美国乔治亚州的总督率领了一批人,由英国移民到美国,就邀请了卫斯理兄弟他们一起前行。查理当总督的秘书,约翰就是当随行的牧师,兄弟两个人在船上,由英国赴美国的船上,他们遇到了莫拉维弟兄会的人,他们结识了一个领袖叫做Spangenberg,在船上惊涛骇浪的时候,约翰卫斯理非常的害怕,身体很不舒服,但是他看到莫拉维弟兄会的人照常工作、照常敬拜、视死如归,他印象很深刻。Spangenberg就问约翰卫斯理一个问题,问他说∶你认识耶稣基督吗?耶稣是不是你个人的救主?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问题,可是对约翰卫斯理却是当头一棒,因为他从小在牧师的家庭长大,他也曾经按牧了,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想到,他个人跟上帝之间的问题。 在美国的那几年,约翰卫斯理他心情很不好,因为他工作没有什麽果效,身体又很虚弱,心灰意懒。在英国,约翰卫斯理所接受的教育是很注重仪文,很正统、很条文,作礼拜都要穿得规规矩矩,讲道要穿道袍,他很不适应美国那种西部开发的粗野的作风,所以他就很沮丧。大概在1736年,弟弟先回英国,过了几年1738年,约翰卫斯理也回到了英国。那几年是他最沮丧的时间。有一天,约翰卫斯理在街上散步的时候,他看见一个教堂的门是开著的,里面有人在聚会,有人在讲道,他被吸引就进去了,刚好讲员正在读马丁路德罗马书的序言,约翰卫斯理听见以後,他回忆,他说∶突然心中感到异常的温暖,他突然有得救的确据,这个非常类似马丁路德,他就飞进了乐园那样的经历。马丁路德是在拿到神学博士,已经在神学院教书一段时间,才重生得救。那约翰卫斯理也是一样,他当了好几年的牧师,他们去布道,他们去做社会服务,可是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的重生,两个人都是异数,两个人都是比较特别的情况。 1739年约翰卫斯理,他开始在英国西南部的布理斯顿露天式的布道,卫斯理运动正式的展开。最初针对的是煤矿工人。其实露天式的布道对约翰卫斯理这麽注重礼仪的人,是一个很大的挣扎,但是怀特腓德说∶如果你的福音要深入民间,你就必须要走出教堂。 4. 约翰卫斯理与怀特腓德的冲突 我们现在来看两位领袖,约翰卫斯理跟怀特腓德,两个人之间就开始有一些摩擦,有一些冲突,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冲突是他们的神学。约翰卫斯理走的是亚米念、莫兰顿的路径,强调的是人的责任;而怀特腓德走得是改革宗长老会,绝对预定论的神学路线,所以两个人在事奉上,就开始有一些摩擦。 约翰卫斯理比较灵恩,他每次讲完道,就会带会众一起追求圣灵充满;但是怀特腓德比较顺其自然,他说圣灵自己会工作。两个人每次讲完道都有很多人信主,两个人讲道的恩赐都很明显,约翰卫斯理他聚会完,带领会众追求圣灵充满的时候,会众常常会有非常异常的反应,有人身体会震动,会大喊、会大叫,如痴如醉,学者分析说∶那是因为圣灵正在密切的强烈的作工,也有人说∶那个时候撒旦也在拦阻,也在阻挡。这是约翰卫斯理他们开始展开了露天的布道。 5.卫斯理的点滴 我们先来看约翰卫斯理,他个人的一些点点滴滴,他因为个人的领袖魅力非常的明显,我们如果用三个英文字,可以来描述约翰卫斯理的生活特色。第一个字是Pietism就是敬虔,第二个字是Social Concern社会关怀,第三个字是Mission宣教,这三个字可以代表约翰卫斯理一生的三大特色。 约翰卫斯理他有一句名言,他说∶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区,我传福音的对象,不限於我的教区。教区是英国圣公会,他们给每一个教会分不同的区域,不可以越界去偷羊,但是约翰卫斯理说∶全世界都是我传福音的对象!约翰卫斯理他的足迹,他布道的足迹遍及英伦三岛,四十年中,他走了二十五万英里,他一共讲道四万次,约翰卫斯理宛如当年的施洗约翰,他指责社会的罪恶,他大胆的指出英国是一个背叛上帝的国家,他号召全国上下痛切的悔改。约翰卫斯理最常用来勉励同工的一句话是∶救人灵魂,是你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他的日记常常记载他在各地布道传福音的时候,被暴徒攻击。 6.卫斯理的社会关怀 接著我们来看他的Social Concern,他的社会关怀。他济贫、扶助孤寡,推行义务教育,他筹设老人院,为贫穷的老百姓设习艺所,教授他们谋生的技能。约翰卫斯理这个循理会,曾经带领一个贩卖奴隶的船长『约翰牛顿』信主。约翰牛顿後来就加入了反对奴隶的行列。约翰牛顿曾经写了一首很有名、脍炙人口的圣诗,那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奇异恩典>。约翰牛顿也曾经辅导了,当时英国国会的议员Wilberforth,就是<兄弟相爱撼山河>那本书里面所提到的,Wilberforth跟他七位基督徒朋友,他们致力於奴隶制度的废除,他们致力於社会的改革、监狱的改良┅等等,他们和平的改良了英国的社会,使英国避免走向法国那种流血的革命,所以教会的信仰复兴也连带的影响到社会的改良。 7.循礼会与其他宗派的关系 当时圣公会专门向上层社会的人传福音,而长老会跟浸信会是专门向中产阶级、向商人传福音,约翰卫斯理的循理会就专门向穷苦的下层阶级的人传福音。循理会他们用最俭朴的教堂,他们传道人跟社工人员都不支薪,其实约翰卫斯理他小时候是在圣公会长大,他被按牧也是在圣公会,他从来没有想要跟圣公会分离,只是因为後来一些因素使得他不得不分开。因为圣公会的牧师,有一点瞧不起循理会的牧师,禁止他们带圣餐,而且因为圣公会专门向上层社会的人传福音,循理会对他们没有什麽感情,再加上当时英国有很多地方没有教会、没有人去传福音,所以後来循理会,就跟圣公会就分开了。 我们以前也听说∶循理运动是受到莫拉维弟兄会的影响,但是这两个宗教团体,後来也是因为在神学上有一些分歧也分开了。莫拉维弟兄会对於信徒的软弱比较悲观,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信主以後,仍然会怀疑,可能他没有真正重生得救,那麽就要停止聚会、停止领圣餐、停止祷告,就静态的等在那里,等上帝恢复他的信心;可是循理会比较积极,比较主动,他说一个人的信心有深有浅,信徒会软弱,那个是一个自然的现象,而祷告读经领圣餐,那个是恩典的媒介,所以基督徒不可以忽略。所以信主以後,我们仍然会软弱会跌倒,但是要透过一起的聚会,一起的读经祷告,让我们的信心可以恢复。这两个宗教团体,莫拉维弟兄会跟循理会後来也分开了。 8.卫斯理的成圣观 我们最後要来看,约翰卫斯理的成圣观,这是他比较特殊的神学。根据加尔文跟马丁路德,他们都认为我们在世的时候,不可能达到完全,我们永远是罪人,也是义人。马丁路德的名言∶基督徒同时是罪人跟义人。但是约翰卫斯理认为∶基督徒在世的时候,有可能可以达到完全的地步,成圣是基督徒重生以後,第二次的蒙恩。因著基督徒的渴慕追求,完全的奉献,单纯的信心,以及圣灵的充满,我们可以除尽罪性,可以充满上帝完全的爱,这是今生可以得到的境界,而且是瞬间完成的恩典,这是约翰卫斯理,他在神学上跟其他的宗派,比较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强调人的追求人的责任,成为今天循理会的一大特色。 各位观众朋友,我们今天的节目介绍到这里!
 楼主| 发表于 2005-6-30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提取文件连接 http://pickup.mofile.com/3833815401427626
或登录Mofile,使用提取码 3833815401427626 提取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奉献支持|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3 2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