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887|回复: 3
收起左侧

[推荐]基督的义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督的义袍 先来阅读一下马太福音22章1-14节,基督所说的一个让我们满有盼望的比喻: 1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2 “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 3 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 4 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 5 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 6 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7 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8 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9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 10 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 11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 12 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13 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14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婚礼礼服的比喻向我们阐明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训。婚礼象征人性与神性的联合;婚礼礼服象征一切被认为有资格参赴婚礼之人所必须具备的品格。   这比喻正如大筵席的比喻一样,说明福音的邀请被犹太人拒绝以及恩召被传到外邦。可是这比喻进一步说明那些拒绝邀请之人对主人的更甚的侮辱,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可怕的刑罚。赴筵的邀请乃发自一位君王,是出于一位具有颁布命令之权的主;而且这邀请给人以无上的光荣。可惜这光荣不被人重视。王的权威反而被藐视了。先前家主的邀请不过被认为是无关重要的,可是这次王的邀请却遭到侮辱与凶杀。他们轻蔑地对待他的仆人,凌辱他们,甚至杀害他们。   那位家主见自己的邀请被人轻视,便宣布先被邀请的人没一个得以尝他的筵席。但对藐视那王的人,他不但下令不准他们赴宴,而且“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两个比喻都为筵席找到了宾客,只是第二个比喻说明凡来赴席的人必须事先有所准备。凡疏忽这项准备的人都要被丢在外边。“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赴筵的邀请这时已由基督的门徒发出了。我们的主先派十二使徒,以后差七十人宣布上帝的国近了,并劝人悔改信福音。可是这个呼召无人理睬。那些被请的人没来赴席。后来仆人们又被派出去说:“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这是在基督被钉十字架之后传给犹太民族的信息。但这个自命为上帝选民的民族竟拒绝了那借圣灵的能力传给他们的福音。许多人以最轻慢的态度拒绝之。其他人则因救恩的赐与──因荣耀之主愿意饶恕他们拒绝他的罪──而激怒,遂转而加害于宣传这信息的人。于是教会“大遭逼迫”(徒8:1),许多男女信徒被下在监里,还有些主的使者,如司提反和雅各,竟被杀害。   犹太人就这样肯定了他们对于上帝恩典的拒绝。基督在比喻中预先说明这事的结果。那王就“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这个判决终于在耶路撒冷的毁灭与民族的分散时临到犹太人身上了。   第三次赴席的邀请象征福音传给外邦人。王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   王的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可见那是一批混杂的群众。其中有人对婚筵主人的看法并不比那些拒绝邀请的人好多少。前一等被请的人认为不值得为赴王筵牺牲属世的利益。而这些接受邀请的人中,有一些是只顾自己利益的人。他们来,是要享受一次口福,并不是存心要尊敬国王。   及至王来观看宾客时,各人的真相显露出来了。原来王为每位宾客预备了一件礼服。这是王的恩赐。宾客穿了礼服,就表示他敬重筵席的主人。但有一个人却穿着他普通市民的衣服,不肯遵王命做准备。他不屑穿上那用重价为他预备的礼服。因此,他侮辱了他的主。对王所问的“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他无言可答。他已定了自己的罪。于是王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   王视察赴宴的宾客是象征审判的工作。参赴福音筵席的宾客就是一切自称是侍奉上帝的人,他们的名字已经写在生命册上。可是凡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并非都是真正的门徒。在颁发最后赏赐之前,必须先决定谁配承受义人的基业。这个问题在基督驾着天云第二次降临之前必须确定,因为当他复临时,他也要带他的赏赐来,“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22:12)因此在他降临之前,各人所行之事的真情实况都已确定,同时也必按每个跟随基督之人的行为分配他的赏赐。   凡自称是相信上帝之人的生活都要受到上帝的审查。人人都要根据天上案卷的记录受审查;各人的命运也必根据他的行为作出永久的决定。   比喻中的礼服,象征那真正跟从基督之人的纯洁无瑕的品格。教会要“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圣经》说“这细麻衣是圣徒所行的义。”(启19:8;弗5:27)也就是基督的义,就是他自己那无瑕疵的品德,要借着信心分赐与凡接受他为个人救主的人。   当初上帝将我们的始祖安置在圣洁的伊甸园时,他们所穿的就是这洁白无罪的外袍。他们乃是在与上帝的旨意完全相符的景况中生活着。他们所有热切的爱情都是献给他们天父的。那时这对圣洁的夫妇身上焕发着柔美的光,即上帝的光辉。这光明的外袍象征他们属天的、圣洁无罪的灵性衣袍。倘若他们永远效忠于上帝,这光明的外衣也就要永远覆庇他们。可惜,在罪恶入侵之后,他们便与上帝断绝了关系,那环绕他们的光辉也就从此消失了。他们既赤身露体,自觉羞愧,便设法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编成裙子来代替天上的外袍遮身。      自从亚当、夏娃违命之日起,直到如今,所有干犯上帝律法的人都是采用这样的办法。他们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编成衣服来遮盖罪恶所带来的赤身露体。他们穿上了自己所设计的衣服,就是想靠自己的功劳来掩饰自己的罪,以求得上帝的悦纳。     其实这是他们永远做不到的事。人所设计的一切办法,没有一样足以代替他所失掉的无罪的外衣。凡与基督和众天使在羔羊的婚筵上一同坐席的人,决不会穿着什么无花果树叶编成的衣服,或任何属世身份的服装。   惟有穿上基督亲自预备的外衣,才能使我们有资格来到上帝面前。基督要将这外衣──他自己的义袍──披在每一位悔改相信的人身上。他说:“我劝你向我……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启3:18)    这一件在天上机杼织成的衣袍,其中没有一丝一缕是出自人的设计裁制。基督在他的人性上已成就了完美的品格,他也要将这品格分赐给我们。“我们……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赛64:6)凡靠我们自己能力所行的每一件事,总不免要受罪的玷污。可是上帝的儿子“曾显现,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并没有罪。”而罪的定义是:“违背律法。”(约壹3:5,4)然而,基督已经服从了律法的每一条文。他论到自己说:“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当他在世的时候,他曾对门徒说:“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约15:10)他已借着他完全的顺从使每一个世人都可能遵行上帝的诫命。当我们归顺基督时,我们的心便与他的心合而为一,我们的意志便合并在他的意志之中,我们的心意就和他的心意联合一致,我们的思想也要归顺于他;我们也就要度基督所度的生活了。这就是穿上他义袍的真谛。这样,当主来察看我们时,他所见到的既不是无花果树叶子编成的衣服,也不是罪恶赤裸的丑态,而是他自己的义袍,也就是对耶和华之律法的完全顺从。    参赴娶亲筵席的宾客被王检阅了。惟有那些服从他的条件并穿上礼服的人,才得蒙悦纳。凡在福音筵席上做客的人也是如此。人人都要受到大君王的仔细检查,而且惟有那已穿上基督义袍的人才能得蒙接待。     义就是正义的行为,人人都要根据自己所行的受审判。我们的品格是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行为能显明信心的真伪。   我们仅相信耶稣不是骗人的、以及《圣经》不是乖巧捏造的虚言是不够的。我们可能相信除了耶稣以外,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人可以靠着得救,但我们还是可能没有因信接受他为我们个人的救主。仅仅相信真理的理论是不够的。我们只在口头上承认相信基督,并将名字记在教会名册上,也是不够的。“遵守上帝命令的,就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我们所以知道上帝住在我们里面,是因他所赐给我们的圣灵。”“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约壹3:24;2:3)这才是悔改的真实凭据。不论我们口头的表白如何,如果不在正义的行为上表现基督,这一切都等于零。    人必须将真理种在心里。真理要管辖我们的心志,调节我们的感情。整个人格必须印证上帝的话语。上帝圣言的一点一划必须实践在日常生活行为之中。     凡与神性有分的人,就必与上帝公义的伟大标准,也就是他神圣的道德律和谐一致。这就是上帝用来衡量人行为的准则。这也必作为审判中考验各人品格的标准。   有不少人声称在今天,那天地之间的道德律已因基督的死而作废了;可是他们这种说法恰与基督自己的话相反,他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太5:17,18)基督舍掉自己的生命,是要为人类的违背律法赎罪。假若律法可能更改或废掉,基督就不需要受死了。他借着他在世上的一生尊荣了上帝的律法;又借着他的死坚定了律法。他舍弃自己的生命作为牺牲,并不是要破坏上帝的律法,也不是要创立较低的标准,乃是要维护正义,证明律法不可更改,并使律法坚立,直到永远。今日这种忽略道德律、人心麻木、纵欲纵恶、狡诈自利的景况,实为撒但在世人心中设下的迷药,什么时候人开始找借口忽略并逃脱那约束并衡定人为罪为义之道德律时,世人就必多陷入罪恶与迷乱之中。   试翻古圣先贤的著作及其言论,那一位不是在个人品格上竭力追求圣洁而效法基督的,但在今日,多人却肆意的为自己软弱放纵、沉迷属世罪恶之中找多种多样的借口,今天的景况是古来至今所罕见的。这也正证明了主对末后人性的预言。   撒但曾宣布世人不可能遵守上帝的诫命。固然,我们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守好这诫命的。但基督已经以人的形体降世,而且借着他完全的顺从,证明人性若与神性联合就可以遵守上帝典章中的每一条。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做上帝的儿女。”(约1:12)这种权柄并不在于人类本身,这乃是上帝的能力。一个人接受了基督的时候,他就接受了能力去度基督所度的生活。   上帝要他的儿女达到完善。他的道德律是自己品德的副本,是一切品格的标准。这无限完美的标准摆在众人眼前,使人清楚地看明上帝究竟要怎样的人来组成他的国度。基督在地上的生活乃是上帝律法的完美表现,凡自称为上帝儿女的人在品格上变成基督的样式时,他们就必遵守上帝的吩咐。这样,主才能信任他们为天上家庭的成员。他们既穿上基督光荣的义袍,就得以在王的筵席上有分。他们有权加入那用他宝血洗净的群众之中。    那不穿礼服来赴婚筵的人象征现今世上许多人的情形。他们自命为基督徒,并自认有权享受福音带来的恩惠和权利,可是他们却不感觉有改造品格的需要。他们从未经历真正的悔罪。他们既不感觉需要基督,也不用信心来依靠他。他们还没有克服自己先天和后天的作恶倾向。然而他们却以为自己是足够良好的了,于是他们便仗赖自己的功德,而不靠赖基督。他们只是听道的人,虽然前来赴席,却没有穿上基督的义袍。    许多自称是基督徒的人不过是人间的道德主义者。他们弃绝了那唯一能使他们在世人面前表现基督而尊敬他的恩赐。圣灵的工作对于他们是奇异的事。他们不是真道的实践者。那辨明谁是与基督合一、谁是与世俗一致的天国原则,已成为几乎无法辨认的了。那自称是跟从基督的人已不再是做特选的子民了。那划分的界线已模糊不清了。人们正在顺从世界及其所有的风俗、习惯和自私自利的作风。正当世界应该跟从教会来遵守律法的时候,教会反倒跟随世界去干犯律法了。教会正日复一日地被世界同化了。   这些人都指望因基督的死而得救,但他们不肯过他那种自我牺牲的生活。他们褒扬白白得来恩典的丰盛,并企图以公义的外表作掩饰,希望借此遮盖自己品格上的缺点。但到了上帝的大日,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必归于徒然。   基督的义决不会遮盖一项怀藏的罪。一个人可能在心中犯罪,但如果他没有表露在外的具体犯罪行为,世人仍要认为他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但上帝的律法洞察人心中的隐情。每一行动都要凭它的动机来判断。惟有符合上帝律法之原则的行为,才能在审判中经得起考验。     上帝就是爱。他已在赐下基督的这件事上表现了他的爱。当他“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世人,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的时候(约3:16),他并没有向他所赎回的人保留什么。他将全天庭都给了我们,使我们从而可以获得力量与功效,以免被我们的大仇敌击退或战胜。但是上帝的爱并不使他原谅罪恶。他没有原谅撒但的罪,也没有原谅亚当或该隐的罪,照样,他也决不原谅任何其他世人的罪。他决不至于对我们的罪佯作不见,或不注意我们品格上的缺点。他指望我们奉他的名得胜。   凡弃绝基督之义这项恩赐的人,实际上就是弃绝了那能使他们成为上帝儿女的品格。他们也就是弃绝了那能使他们有资格参加婚筵的唯一礼服。   在比喻中,当王问道:“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审判大日的情形也必如此。人们现今或许还可原谅自己品格上的缺点,可是到了那天,他们就无可推诿了。   一切自称是属于基督的教会都享有最高的权利。主已在日益增多的真光中向我们显现。我们所享有的权利远超过古代上帝百姓的权利。我们不仅持有昔日交付以色列人的大光,而且还拥有那借基督赐给我们的伟大救恩的更多凭据。那对犹太人只是表号和象征的,如今对我们已成了实体。他们仅有旧约的历史;我们非但有旧约,而且还有了新约。我们有确实的保证可证明救主曾经降世、曾经被钉十字架、曾经复活,并在约瑟裂开了的坟墓外宣称:“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由于我们对基督和他的爱的认识,上帝的国已经降在我们中间了。    基督经常在讲道中向我们显现,也在诗歌中向我们显现。那属灵的筵席已经丰丰富富地摆在我们面前。那用无限代价预备的婚筵礼服已白白地送给每一个人。上帝的使者已向我们介绍:基督的义;因信称义;上帝圣言中又极大又宝贵的应许;使我们因基督得以自由地就近天父;圣灵的安慰以及在上帝的国里承受永生的可靠保证。试问:上帝除了摆设这大筵席──天国的盛筵之外,还有什么是他能做而没有做的呢?   服役的天使已经击退了恶天使的军队。已将光明照入人心,提醒人们回忆那表现在基督身上的上帝之爱。已经引起人们仰望基督的十字架。人们的心因感觉那钉死上帝儿子的罪而深深自责;人们觉得有罪了。们也看明悔改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步骤;们感觉到福音的大能;当们看到上帝慈爱的甘美时,们的心软化了。人们看到了基督品德的优美。可是对多数的人,这一切都归于徒然。他们不肯放弃自己的习惯和品性。他们不肯脱去属世的服装以便披上属天的外袍。他们的心已耽于贪婪。他们爱属世的社交过于爱他们的上帝。   那作最后决定的日子是严肃的。使徒约翰在异象中描写道:“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启20:11,12)   当众人面对着永恒之将来的那一天,他们的回顾该是何等的悲惨啊!那时人全部生活的真相要显明。世上的宴乐、财富、尊荣,在那时就不会再显得重要了。那时众人要认清,惟有他们所轻视的义才是有价值的。他们也要看出他们曾在撒但的诱骗之下塑造了自己的品格。他们所拣选的服装正足以标明他们是忠顺于那叛逆之魁首的。那时,他们就要看出自己所作选择的后果。他们也必认识违犯上帝诫命的真义究竟是什么。    将来决不会再有宽容的机会给人为永恒作准备了。我们必须在今生穿上基督的义袍。现在是我们造就品格的唯一机会,准备进入基督为遵守诫命的人所预备的家乡。    我们的恩典时日快要结束了,末日近了。有警告向我们发出:“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路21:34)务要谨防,以免那日临到,而你尚未作准备。也要谨慎,免得王在筵席上发现你没有穿礼服。   “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太24:44;启16: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3 9:15:5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1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花时间好好读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稗子的比喻

“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

  基督说:“田地就是世界。”但我们必须明白:它也代表基督在世界上的教会。这比喻说明有关上帝国度的事和他为救人所做的工是借着教会完成的。固然,圣灵已经到普天下去,在各处运行于世人心中,但信徒总要在教会里生长成熟,以便收在上帝的仓库里。

  “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好种代表那些由上帝的道──真理而生的人。而稗子代表那些由谬论与虚假的原理产生的一等人。“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上帝或他的使者从来不撒一粒会生出稗子的种子。撒稗子的总是上帝和人类的仇敌──撒但。

  在近东,往往有人将有害的草种撒在仇人刚种好的地里,借以报仇。野草生长时很像麦子,它与麦子同长,就伤害庄稼,使田地的主人遭受麻烦和损失。照样,撒但因仇恨基督,就将他的坏种撒在天国的好种中间,随后将结果推诿到上帝的儿子身上。那恶者使一班徒具基督之名而否认他品德的人进入教会,借此羞辱上帝,误表救恩的工作,危害多人。

  基督的仆人看到教会中真假信徒混在一起,甚是痛心。他们切望能做一番洁净教会的工作。他们好像比喻中的仆人们想将稗子薅(hāo,“用手拔”之意。)出来,但基督对他们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

  基督明白教训我们,凡公然犯罪、怙恶不悛的人,必须与教会分离。但他没有将论断人品格与动机的工作交托我们。他明了我们的本质,所以决不将这种工作托付我们。如果我们想从教会里薅出我们认为是虚假的基督徒,我们就必犯错误。往往我们所认为没有希望的人,却正是基督所吸引归他的对象。倘若我们根据自己有限的判断力去处理这等人,就可能消灭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许多以基督徒自居的人,最后倒会显出亏欠来。将来进入天国的人,必有许多是被他们的邻舍认为绝不能进到那里去的。因为人是根据外表作判断的,上帝却鉴察内心。稗子和麦子要一齐生长,等着收割,收割就是恩典时期的结束。

  救主的话中还有一个教训,有关奇妙的忍耐与仁爱。稗子的根如何与好种的根紧密纠结,照样,教会中的假弟兄也可能与真信徒紧密地连在一起。这些伪信徒的真面目尚未完全暴露,如果使他们离开教会,那其他本来可以站稳的人或许因而跌倒了。

  这个比喻的教训,已在上帝对待人类和天使的事上有了说明。撒但是迷惑人的,当他在天上犯罪时,连那些忠诚的天使都没能充分认清他的真面目。上帝没有立刻消灭撒但,原因就在于此。如果他不这样做,圣天使就不能确认上帝的公义与慈爱了。对上帝的善良所发生的怀疑便要像恶种似地结出邪恶与祸害的苦果来。故此罪恶的创始者蒙主容忍,好让他的性格充分发展成熟。经过长久的岁月,上帝忍痛观察着罪恶工作的进展。他已经在髑髅地交出了无限大的恩赐,以免任何人被那恶者的诬告所欺骗;因为将稗子薅出来,难免连麦子也被拔掉。我们对待自己的同胞岂不也当忍耐,像天地的主宰容忍撒但一样吗?

  世人不应该看见教会中有不配做教友的人就因此对基督教的道理发生怀疑;基督徒也不该因有这般假弟兄而灰心。请问,早期的教会是怎样的呢?那时有贪污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自愿与门徒联合;行邪术的西门也受了洗;离开保罗的底马一度也算为信徒;加略人犹大尚且与使徒同列。救赎主不愿失落一个人,他对待犹大的经过记在经上,为要显明他对悖逆人性的长久忍耐。他要我们像他一样忍耐。他已说过,直到末时,教会里总是有假弟兄的。

  人们曾不顾基督的警戒,要将稗子拔出来。教会为了惩罚它所认为是行恶的人,曾求助于国家的政权。在自命为受基督委派之人的唆使之下,许多不接受教会所规定之教义的人竟被监禁,遭受苦刑,甚至被杀。其实,鼓动这种行为的乃是撒但的灵,不是基督的灵。这正是撒但用来将全世界置于他权下的手段。教会既采取这种手段对付它所认为是叛徒的人,那就完全误表了上帝。

  基督比喻中的教训,叫我们不要论断人、定人的罪,乃是叫我们存心谦卑,不靠自己。撒在地里的不都是好种。事实上,人们加入教会,这并不证明他们就是基督徒。

  稗子在萌芽青嫩的时候,与麦子极其相似,但庄稼成熟之后,毫无价值的野草与那因谷粒成熟而下垂的麦穗就没有相同之处了。伪装虔诚的罪人或能与基督的真门徒混杂一时,而且伪装的基督教也很能骗人,但收割世界庄稼的时候,善与恶之间再无任何相似之处了。那时,只加入教会却未与基督联合的人,自必显明出来。

  稗子和麦子一齐生长,同享阳光雨露之益;但到收成之时,“你们必归回,将善人和恶人、侍奉上帝的和不侍奉上帝的分别出来。”(玛3:18)基督要亲自决定谁配同天上的大家庭住在一起。他要按各人的言语行为施行审判。口头上的信仰在天平上等于无有,决定人命运的乃是品格。

  救主并未预指将来稗子都会变成麦子。麦子要和稗子一齐生长,直到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日。那时,稗子要被捆成捆,留着烧;惟有麦子要收在上帝的仓库里。“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那时,“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8-24 1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