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学习了.不是因为我学不好,而是--不论平时还是考试,我从来都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实验品,期末考试是,高考是,六级也是.学习时,我几乎每时每刻精力都不在学习的内容上.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去掌握知识,这使我心里不平衡,很想让人家知道我学的时间少,几年了,我一直不"敢"放开思维去学习,不"敢"继续去思考,每当刚进入学习状态,就有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所控制,阻挡我对知识深究的欲望.我很难受,怎样才能迈出这一步,因为只有"敢"了,我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能力.
一浮躁,我就感觉到飘飘然,根本就学不进去.听课那样,考试也那样.特别是英语.我真希望自己发自内心的想考好啊,其实同样一份卷子,若我不浮躁的去做,会是另一个成绩!
失去自己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别人不注意的意识(去想为什么人感觉不到呼吸/),听课时若去感受,就听不到老师讲的内容了.然后就发愁不能胜过,它转移我学习的注意力.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我去担心别人不在意的问题的时候,我努力的把自己调整过来后,一进入学习状态,就转而想到刚开始的那个问题,造成心里不平衡.进退两难!
我不应该去"炫耀"自己.可是一学会点东西,我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你们看后,也许会觉得我疯了,我知道,那是因为以前的事情引起的可是大学生活过了一半了,我至今没有找到让自己心里舒服的理由去学习,其实我很适合学理科,可是我这样做是在浪费自己,眼看现在的课程紧张多了,我这点小小的计量可以对付过去的考试(除了英语),而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