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根必须深入土中,并在看不见的地方摄取植物生命的营养。基督徒也是如此;由于心灵因信而与基督保持看不见的联合,属灵的生命才得到营养。但“石头地”的听众却依靠自己,而不依靠基督。他们依赖自己的善行和好心好意,并因自己的义而满足。他们不是“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做刚强的人。”(弗6:10)这等人“心里没有根”,因为他们与基督没有联络。 夏季炎日能使茁壮的谷物滋长成熟,也能摧毁那扎根不深的植物。照样,那“心里没有根”的人“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许多人把领受福音作为逃避苦难的方法,而不是为了解脱罪恶的捆绑。他们一时欢喜,以为宗教能救他们脱离困难与试炼。当生活平顺安稳的时候,他们似乎是名符其实的基督徒。但在火炼的试验之下,他们昏倒了,不能为基督忍受凌辱。当上帝的道指出他们所留恋的罪恶或要他们克己牺牲时,他们就起了反感。他们认为生活上作彻底改变的代价过高。他们只看到当前的不便与艰辛,却忘了那永恒的事实。他们像那些背离耶稣的门徒,准备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约6:60) 有许多人自称侍奉上帝,却没有从实践中认识上帝。他们遵行上帝旨意的愿望,只是出于高兴,而不是基于圣灵深入的感化。他们的行为并不符合上帝的律法。他们虽然承认基督为他们的救主,但他们不相信他必赐他们力量来战胜自己的罪。他们同永活的救主没有发生个人的关系,于是他们的品格显出遗传的和养成的缺点来。 笼统地承认圣灵的工作是一回事,但领受他的责备而悔改则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感觉自己远离了上帝,知道自己受着私心与罪恶的捆绑,他们虽努力改良,却没有把自我钉在十字架上。他们没有将自己全然交在基督手里,没有寻求上帝的能力去遵行他的旨意。他们不愿按照上帝的形象受改造。他们笼统地承认自己的缺点,但不肯放弃具体的罪行。于是,每犯一次错行,那自私的老癖性便更为顽梗。 这等人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自己身上实现基督向尼哥底母所说的话:“你们必须重生。”“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3:7,3) 真实的圣洁就是全心全意地侍奉上帝。这是真基督徒生活的条件。基督要的是无保留的献身和专心专意的服务。他要的乃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不可怀有自私的意念。一个专为自己而活的人,根本不是基督徒。 务必以爱为行动的准则。爱是上帝在天上地下施政的基本原则,也必须作为基督徒品格的基础。惟有爱能使人坚毅不拔,使人经得起考验与试探。 爱也必在牺牲上表现出来。救赎的计划原是建立在牺牲上的,这种牺牲的长阔高深是无法测度的。基督曾为我们舍弃一切,因此,凡接受基督的人,必甘心为救赎主的缘故牺牲一切。应当将他的尊贵与荣耀放在一切事物之上。 如果我们爱耶稣,我们便乐意为他而活,并将我们感恩的供物献给他,为他效劳。这样的劳力必定是轻省的。我们要为他的缘故乐于忍受痛苦、劳碌和牺牲。我们的心一定被感化而像他一样渴慕救人。 这就是基督的宗教。若达不到这一标准,就是虚假的。单有真理的理论,或者只是口头承认信仰的门徒,并不能使人得救。我们若不完全属于基督,就根本不属于基督。信徒的宗旨不能坚定,愿望常有改变,就是因为他们在基督徒的生活上不冷不热。人若想在侍奉基督的同时又侍奉自己,就会成为“石头地”的听众,当考验来到时,一定经受不住。 撒在荆棘里的 “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福音的种子常会落在荆棘和有毒的野草中。如果人的内心还没有道德上的转变;如果原有的习惯和作风以及从前的罪恶生活还没有放弃;如果撒但的属性还没有从心中清除,那么,麦子必被挤住。荆棘反要取代庄稼,最终将麦子挤死了。 惟有经常预备接受宝贵真理种子的心田,才是天恩容易生长的所在。罪恶的荆棘能在任何土壤中生长,并不需要耕耘;但天恩却是必须精心培养的。荆棘与蒺藜是随时随地能生长出来的,所以清除的工作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如果心灵不在上帝的控制之下,如果没有圣灵不住地锻炼并提高品格,许多旧习惯就不免要在生活中暴露出来。人尽管自称相信福音,但如果他们未曾因福音成圣,他们所宣称的信仰仍是无效的。如果他们不战胜罪恶,罪恶就要战胜他们。已被割断却未被根除的荆棘必急速生长,直到蔓布整块心田为止。 基督明确提出了一些有害于心灵的事物。根据马可的记录,他提到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欲。路加则详细列举了今生的思虑、钱财和宴乐。这些事就将真道──正在生长中的属灵种子挤住了。人既不再从基督吸取营养,属灵的生命就必在心中熄灭了。 “世上的思虑”。任何阶层的人都难免于世俗思虑的试探。穷人常因劳碌、贫困、恐惧、缺乏而招致愁苦与烦恼;富人则担心损失以及其他无数的挂虑。许多基督徒忘记了基督教导我们从田野的花朵所应学得的教训。他们并不信靠他随时的照顾。基督不能为他们肩负重担,因为他们不将重担卸给他。故此,那本应促使他们向救主求帮助与安慰的今生的思虑,反而使他们与他隔离了。 许多很可以在上帝的圣工上多结果子的人,却一心追求财富。他们全副精神都用在业务上,而且自以为因此不得不忽略灵修。这样,他们就使自己与上帝隔绝了。《圣经》固然吩咐我们要“殷勤不可懒惰”(罗12:11)。我们固然必须劳碌,以便帮助缺乏的人。基督徒必须工作,有人总得从事工商业务。他们做这事而不犯罪是可以的。但许多人竟专注于业务,以致没有时间祈祷,无空研究《圣经》,也没有时间寻求并服侍上帝了。他们的心灵往往也会渴慕圣洁并想念天国,但是没有时间转离世俗的烦扰去静听上帝圣灵庄严与权威的宣示。于是,永恒之事变为次要的,而属世之事竟居首位了。这样,真道的种子就不可能生长结实,因为心灵的生命竟被用来滋养世俗的荆棘了。 另有许多人,他们的工作宗旨虽与此迥然不同,但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是为他人的福利工作的,他们的业务既忙,责任又重,因此,他们的灵修工夫就让工作给挤掉了;借着祈祷和查经与上帝交通之事竟被忽略了。他们忘记基督曾经说过:“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15:5)他们不与基督同行,他们的生活没有被他的恩典充满,反而表现自私的本性。他们的服务因自高的欲念和未经驯服的粗俗可憎的癖性而受了影响。这是导致基督教事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传道效果微小的原因。 “钱财的迷惑”。贪爱钱财具有一种蛊惑人心、令人入迷的能力。拥有属世财富的人往往忘记那给他们得货财之能力的乃是上帝。他们却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申8:17)他们的财富非但没有激发他们感谢上帝的心,反而使他们高抬自己。他们失去了依赖上帝和对同胞负责的意念。他们并不认为钱财当为荣耀上帝和造福人类的一种资源,反倒认它为侍奉自己的手段。这样使用钱财,非但没在心中养成上帝的品德,反而养成撒但的性格。于是,真道的种子被荆棘挤住了。 “今生的宴乐”。单为放纵私欲而追求娱乐是有危险的。一切使体力衰弱、心智昏迷或属灵知觉麻痹的纵欲的习惯,都是“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彼前2:11) “别样的私欲”。这些就其本身而言,未必是罪恶的事。但人们竟使之侵占了天国应居的首位。凡足以吸引人心转离上帝,或使爱心偏离基督的事,就是心灵的仇敌。 当人的心智正值少壮活泼,而且最易迅速发展的时候,最大的诱惑就是为自己打算,为自己图谋大事。如果世俗的计划获得成功,便有继续消灭良心的倾向,并妨碍人对真正卓越人格的实质作正确的评价。如果环境有利的话,其成长难免朝着上帝圣言所禁止的方向。 在自己儿女一生形成的时期中,父母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他们应研究如何以良好的感化力环绕青年。这些感化力应使他们对于人生的真谛及何为真实的成功有正确的认识。可惜与之相反,有多少做父母的却以替儿女求得属世的成功为首要的目的啊!他们所选择的一切交际往来,都为这个目的服务。许多父母喜爱住在大都市里,介绍儿女与上流社会人士来往;又使他们置身于鼓励世俗化与虚荣心的影响之下。在此环境中,心智和灵性发育不全,人生高尚尊贵的目标也被漠视了。结果,连做上帝的儿女和承受永生的权利也因属世的利益而出卖了。 有许多父母以满足儿女爱好娱乐之心来增进他们的幸福。他们任凭儿女去参加游戏运动与宴会,并供给金钱,让他们随意挥霍在穿戴打扮与任性纵欲的事上。他们越放纵追随宴乐的欲望,这种欲望就越发强烈,青年人的兴趣便愈加沉迷于游乐之中,以致他们会认为这就是人生的伟大目的。他们所养成的闲懒与纵欲的习惯,使他们几乎不可能再做稳健的基督徒了。 事态如此严重,甚至本该做真理的中流砥柱的教会,也在那里鼓励人爱好宴乐。需要为宗教事业筹款时,许多教会采用什么手段呢?他们竟举办义卖、宴会、游艺会,甚至抽签摸彩,以及其它类似的活动。那专为崇拜上帝而分别为圣的地方,往往因吃喝、买卖和游乐的事而被亵渎了。在青年人的心意中,对于上帝圣殿所应有的尊重,以及崇拜他时所应有的恭敬,也大为降低了;扼制私心的能力削弱了。自私、贪食和爱好奢华的欲望在他们心中作祟,并在放纵中变本加厉了。 都市乃是追求娱乐消遣的中心。许多父母想给儿女更多便利,所以在大都市安家,结果却大失所望,犯了严重的错误而悔之莫及。今日的都市很快变成像所多玛、蛾摩拉一样了。众多的假日鼓励人度闲懒的生活。各种具有刺激性的娱乐──戏剧、赛马、赌博、纵酒、狂欢等都足以激起各种情欲到最剧烈的程度。青年们被这种流行的罪恶冲去了。凡为娱乐而追求娱乐的人就此给试探的洪流敞开了大门。他们委身于社交的宴乐和轻佻的嬉戏,结果他们与爱好娱乐之徒的来往在他们心灵上发挥了如醉似狂的影响。他们从一种放荡的方式进展到另一种,直到他们丧失了度有益人生的心愿和能力。他们对宗教的热望冷落了,属灵的生活黯淡了。心灵的一切高贵才智,一切使人与灵界交通的联系,都被贬损了。 有些人或许会看出自己的愚妄而悔改;上帝也可能饶恕他们。但他们已经伤害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陷入终身的危险。因为,他们那本应保持敏锐以便辨明是非的鉴别力,大部分已经毁损了。他们不能灵敏地辨明圣灵引导他们的声音,也不能识破撒但的诡计。他们常在危险的时候因试探而跌倒,以致被引诱远离上帝。他们一生喜爱宴乐的结果,导致今世与来生的沦亡。 挂虑、财富和宴乐都是撒但在人生的棋局上用来争夺人性命的棋子。警告已经发出:“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壹2:15,16)洞察人心了如指掌的主说:“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路21:34)使徒保罗受圣灵的启示,说:“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9,10)土壤的预备 土壤的预备 在撒种的比喻中,基督指出撒种不同的结果乃在于土壤。每次的情形虽然不同,但撒种的人和种子始终是一样的。他借此说明,如果上帝的道不能在我们心灵与生活中成就它的工作,其原因在于我们自己,因其结果并非我们不能控制的。我们固然不能改造自己,但我们有选择的能力。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其决定权在于自己。“路旁的”、“石头地的”和“荆棘地”的听众,并无保持原状的必要。况且上帝的灵正在不住地竭力打破那令人迷恋于世俗的魔力,并唤醒爱慕不朽之财物的心愿。人之所以不注意或忽略上帝的道,乃是因为他拒绝圣灵。人必须为自己阻碍好种扎根的刚硬的心地以及妨碍它发育成长的杂草,负完全的责任。 心灵的园地是必须加以耕耘的。土地必须借着深刻的悔改而开垦。撒但所栽种的毒草必须根除净尽。那一度被荆棘长满的土地非经勤奋的劳动是无法开垦的。照样,人心的邪恶倾向非奉耶稣的名,并靠着他的大能而努力,也是不能战胜的。主借着他的先知嘱咐我们:“要开垦你们的荒地,不要撒种在荆棘中。”“你们要为自己栽种公义,就能收割慈爱。”(耶4:3;何10:12)他深愿为我们成就这番工作;他邀请我们与他合作。 撒种的人对于预备人心接受福音也有一番工作要做。在传道工作上,用于讲道的工夫太多,而用在彼此倾心吐意的工夫上太少了。实在需要为迷失的人做个人之工。我们必须以基督般的同情心与人作个别的接触,力求使他们对永生的大事发生兴趣。他们的心地或许正如那久经践踏的大路一般坚硬,向他们讲说救主,似乎是徒劳无功。理论虽然不能打动他们的心,辩证也无法使他们信服,但如能在个人的服务上表现基督的爱,就可以软化那刚硬的石心,使真理的种子可以扎根。 可见撒种的人有一番当做之工,使种子不被荆棘挤住,或因土浅而枯萎。在每位信徒一开始度基督徒生活的时候,就当将基督化人生的基本原理教导他。当教他明白他不仅要因基督的牺牲而得救,更要使基督的生活成为自己的生活,使基督的品格成为自己的品格。要教导各人明白他们必须背负重担,并克制肉体的私欲。帮助他们认识到为基督服务、效法他的舍己并做精兵去忍受苦难是何等幸福;应当教他们学习信靠他的爱,并将一切忧虑都卸给他;也当让他们尝到为他去救人的快乐。当他们爱护并关怀迷羊的时候,他们便会忘掉自己,世俗的享乐便会在他们的身上失去魅力,属世的忧虑也不再使他们灰心丧志了。真理的犁头必做成其工夫,将荒地开垦出来。它不但要清除荆棘的枝条,也必将它根绝净尽。 落在好土里 撒种的人并非经常遇见令人灰心的事。救主论到那落在好土里的种子,说:“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那落在好土里,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比喻中所谓“诚实善良的心”并不是没有罪的心,因为福音原是要传给迷失之人的。基督说过:“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可2:17)具有诚实之心的人就是服从圣灵感化的人。他承认自己有罪,并且感觉需要上帝的怜悯和慈爱。他诚心愿意明白真理,以便顺服真理。善良的心就是相信的心,他信服上帝的话。若没有信心,人就不能领受这道。“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11:6) 这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基督时代的法利赛人故意闭着眼睛,惟恐看见;故意捂着耳朵,惟恐听见。因此,真理就不能进入他们心中。他们要为这种故意的无知和自取的盲目遭受报应。基督却教导门徒要敞开心门接受训诲,并要乐意相信。他称他们为有福的,因为他们以信心的眼睛去看,以信心的耳朵去听。 “好土”的听道者领受了这道,“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上帝的道。”(帖前2:13)惟有那领受圣经并视之为上帝亲自向他说话的人,才是真学者。他因这道而战兢,因这道在他看来是活泼的事实。他要敞开悟性与心门来领受。哥尼流和他的亲友就是这样的听众,他对使徒彼得说:“现今我们都在上帝面前,要听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话。”(徒10:33) 人对真理的认识,并不全在于智力敏锐,却在于宗旨的单纯,以及恳挚信赖之心的纯正。上帝的使者必就近一切以谦卑的心寻求上帝引导的人。必有圣灵赐下,向他们打开真理的丰富宝藏。 “好土”的听道者既听了道就遵行。撒但和他一切的爪牙都不能将这道夺去。 单单听道,或单是阅读《圣经》是不够的。人若想充分得到《圣经》的助益,就必须沉思默想已经向他提供的真理。他必须以恳挚的注意和敬虔的思考来探索真理之道的含义,并深刻领会上帝圣言的要旨。 上帝嘱咐我们要用崇高和纯洁的思想来充实我们的心智。他要我们思念他的仁爱与慈怜,并研究他在伟大救赎计划中所做的奇妙工作。这样,我们对于真理的认识便越来越清晰;我们渴慕心灵清洁和思想纯正的愿望也必日益高尚而圣洁了。心灵如能长久停留于圣洁思想的纯净气氛中,就必借着研究《圣经》与上帝交通而变化。 “后来结实”。凡听道而遵行的人,必能在顺从中结实。人既将上帝的道领受于心中,这道就必然表现在善行上。其结果定可从他基督化的人格和生活中看出来。基督论自己说:“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5:30)《圣经》也说:“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约壹2:6) 上帝的道总是与人类先天的或后天的特性和生活习惯相抵触的。但“好土”听道者在领受真道之时,也接受其所附带的一切条件或要求。他要使自己的习惯、风俗和行为都顺服上帝的道。在他看来,由有限并有错误之人所发的命令若与无穷上帝的圣言相比,便显得无足轻重了。他要全心全意地追求永生,不计损失、逼迫或死亡,他总要顺服真理。 并且他要“忍耐”结实。凡接受上帝之道的人,没有一个能免受困苦与患难,但当遭遇磨炼时,真实的基督徒却不烦躁、怀疑或沮丧。虽然我们看不出事态发展的结局,也不明了上帝美意的宗旨,但我们仍不可放弃信心。我们要念念不忘主慈爱的怜悯,并将一切忧虑卸给他,忍耐等候他的救恩。 人的灵命是经过奋斗而增强的。善于忍受试炼的人必能养成坚强的品格和可贵的属灵美德。信心、谦卑与仁爱的果实,常常是在暴风雨和幽暗中达到最完好的成熟。 “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5:7)照样,基督徒也必须忍耐等候上帝的道在自己生活中结实。往往当我们祈求得到圣灵的果效时,上帝便将我们置于有利于培养此等果实的环境中,借此应允我们的祈祷;但我们却因不明了他的美意而惊惶失措。殊不知,若不经生长与结实的过程,无人能养成这些美德。我们的本分是领受并坚守上帝的道,完全顺服它的管理,这果效就必成全在我们身上。 基督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约14:23)上帝更强大的完美心志必不住地感化我们,因为我们与那持久力量的源头有了活泼的联络。我们的属灵生活,全然归属耶稣基督。我们不再过自私平凡的生活,却有基督住在我们里面。他的品格要在我们本性上重现。这样,我们必能结出圣灵的果子──“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