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932|回复: 0
收起左侧

三重“学问”――更有效的教学法[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三重“学问”――更有效的教学法[/B] 今天游行学习集中式和分布式的问题、开放式和既有固定答案式的问题,或者是补充式的问题。这些分类有利有弊。缺点包括容易使人过分着紧思想的层次,而忽略课堂的内容,使我们由教导儿童全面学习圣经,转而侧重训练他们以不同的方法和层次思考问题。 一、引导式问题 你在正式上课前,不妨请儿童留心聆听故事里部分特别的内容,然后请他们回答。例如:约拿传的是什么信息?该隐和亚伯有何不同?对于后一类的问题,你更可以把儿童分成两组,一组说该隐,一组说亚伯。 对于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学生,引导聆听的问题收效不错。但这些问题通常不会带出你的重点。当你讲完圣经故事,便可以在重点下工夫。例如:该隐和亚伯做了什么?他们有什么遭遇?儿童有了知识的基础,你便能够按着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之后,你可以让儿童看见顺服 神的重要性,以血赎罪的主题,或是当我们顺服罪所带来的恶果。 二、跟进式问题 接着,你要让儿童进一步学习刚才的故事,而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方向在那里。使方向清晰的其中一个方法,是把中心问题写下来,而这个中心问题正是你想他们明白的重点。 以该隐、亚伯一课为例,中心问题可以是:这故事既然是有关 神拯救的方法,它到底教导我们什么?只要有了问题,你对于如何备课,便有更清晰的概念。 还有很多小问题可以发问,内容可涉及其它圣经故事,或是你以前讲授的内容。例如: 神为何不接受该隐的献祭,却又接受亚伯的呢?献祭为什么需要血?什么是罪?有了一堆小问题,就可以得出一个不错的中心问题了。 儿童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你便可以顺道把小问题带出,继续启发他们的思想和讨论。发问的次序、形式都视乎他们的反应。 儿童经过连结几个星期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和理解上,都会有进步。这时,把课堂跟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便较容易了。例如:班里讨论过以血赎罪的问题后,你便可以很自然地问道:“你有没有接受耶稣成为你的救主?”或者:“你愿意现在接受耶稣吗?” 三、加强式问题 除了有良好的引导和跟进外,更要以活动强化新的学习。引导儿童倾谈、思想和以不同方法重复课堂的内容,儿童便能把所学习的牢牢记住。例如: 1、让儿童把问题写下,然后,在游戏和测验中请他们回答。 2、跟小朋友竞赛,选一些只需六至八笔便能够完成的图案。每逢小朋友答错一题,你便画上一笔。如果问题问完了,你还没有把图案完成,儿童便赢了。 3、在卡上写上问题和揭示,把它们读出,谁答中问题,便把卡交给他;最后看谁得卡最多。   总括来说,不要单顾以问题帮助小朋友攀上更高层次的思维,而是帮助他们学习课堂全面的内容。有了这个观点,问题便成为你教学上的好帮手;那么,你为何不好好善用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8 1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