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所爱的——基督化的择偶观
此文从诸多层面真对择偶这个话题娓娓道来,多有看见
经文:箴19:14 诗25:12 诗34:9
择偶,顾名思义就是选择配偶,在人群中找一个终生的伴侣,择偶是青年人迈向婚姻殿堂的一个台阶,因此,任何人都得分外严肃、慎重的对待它,千万不能“因为不认识而结婚,又因为认识而离婚。”婚前选择你所爱的,婚后爱你所选择的,作为一个基督徒,在择偶的事情上面,更应该摆平心态,放下自我,谨慎严肃,顺服神旨,使自己的婚姻旅程在旅程的开端就实现圣洁、高尚,而不是莽撞、冒险。
一、引发择偶的一些外在因素
致使一个人物色对象的原因确实很多,综合一下,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异性相吸
这是“硬道理”。两性之间互相产生爱慕之情,这在磁场中也被称之为南极北极相吸,同极互相排斥。感谢主,神为人预备的婚姻其实就是男与女的结合,这种爱情的魅力是无穷的,是难以测透的。但要清楚的一点,此种因素还是外在的,它还不能被称为婚姻的终极程度。
2、满足欲望
性是人类自然的生活本能,这也是一个正常人的生理现象,因此,在择偶的过程中,性欲与性爱就成了人类产生爱情,发生择偶的自然生理基础。人到了青春期,随着第一性征的发育与第二性征的出现,性的冲动就走向了生活的几乎的每一天,慢慢的,由于这个因素,人就开始注意异性,对性爱有了幻想、冲动。不过,把爱情降低到只是为了满足性欲望的话,那么,这个人的择偶与最终的婚姻是失败的。
3、驱逐孤寂
年轻人往往都会有一个情感的孤岛,男人单身被打为“光棍”之列,看来,谁不曾想过去找一个最爱的人来告别单身呢? 因此,有人开始了驱逐寂寞的艰难之旅,咳,这个旅程可能越走越寂寞也未必不是现实……
4、为了快乐
婚姻确实会给人带来快乐,纯粹的为了快乐而去追求爱情,可能这样的人所遇到的不快乐将会是以往的N倍!其实,婚后还将面临彼此磨练的功课呢!
5、生儿育女
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是这样的话,爱情与婚姻的美好就都被淹没在延续祖宗香火、兴旺家族人丁的冷酷事实之中了。生儿育女固然重要,正如圣经所言:生养众多,遍满地面。但是,择偶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要让人成为机械的生育工具。不过,有些倒也是以生孩子来实现人生的价值,比如,像一些西方人,一生中生孩子达十七八个,或许他们的人生就是捐给了这么多的小宝宝了。
6、完成任务
如果把找到了对象说成是完成了人生使命或者任务的话,那么,如此的择偶观真是太低级,太封建,太土俗了……
7、有缘有份
基督徒是否可以讲缘份呢?
二、择偶的根本目的
择偶是婚姻观与爱情观的实践,是实际操作的表现,因此,可清楚的看出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不同之处。择偶的目的:那就是要结束独居生活,和自己的另一半携手进入婚姻的生活,组成一个幸福的和荣耀神的家,并且要用一生的力量去经营这个家。与自己所选择的配偶一辈子生活在一起,无论环境如何改变,都无怨无悔,爱对方到底,面对一切共度人生。这种爱情前提下的择偶,已是超越了男女相吸的作用,性欲望的冲动,外表的一些吸引,注重心理或精神的需要等,而是有了爱情、婚姻、家庭的成熟的、合乎真理的观念。
三、开始择偶的适当时间
择偶的标准实在是个比较含糊的概念,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知。古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里就是一个标准——“大”。尽管现代人的性观念显得非常开放,但这也不能推翻生育本有的规律,一个人未发育完成就先生孩子的,害的是自己,还有自己的家人,孩子…… 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问题。按照国家现行的法规法律,男性的结婚年龄不得小于22周岁,女性则不小于20周岁。可见,这就知道了择偶的时间限制了。那么,什么样的时候才为最好呢?虽然,圣经中没有提到一个具体的年龄,可也已经有章可循了——要在发育成熟、可以离开父母的时候。
1、内成熟的时候(婚姻观念、心理、思想等)
特别要明白圣经对婚姻的真理教导!婚姻不是儿戏,不是能合则合,不合则散。一定要具有择偶的心理素质!婚姻盟约中的四大要素:
(1)恩典(Degree of Grace : to forgive and being forgiven) 将对方不配得的给他。
(2)服侍(Degree of Empowering : to serve and be served) 帮助对方发展潜能。
(3)亲密(Degree of Intimacy : to know and to be known) 指彼此深入了解和关怀,有能力帮助人。
(4)委身(Degree of Commitment : to love and be loved) 付出无条件的爱。
这一切心理的准备你都有了吗?
2、外成熟的时候(年龄、学业、工作、家庭、经济等)
在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早恋的问题。早谈恋爱、多谈恋爱是否能使人生更美好呢?绝对不会!相爱容易相处难,浪漫容易共事难啊,所以择偶或说恋爱不应该没有自己的时间表,更不能见一个爱一个。有关早恋的话题我要把它放在另外的课题,就是基督徒的恋爱观里面讲解,在此就不做重复。
四、择偶的心理误区
当一个人进入择偶状态的时候,人就会变得非常的主观,狭窄,因此解决择偶的心理误区是当务之急!在这里我们主要是谈谈择偶时所产生的误区,至于如何解决,提得不是很多。
1、恐婚症与结婚狂
有人怕结婚,故逃避一切择偶的机会;有人怕结不了婚,就肆无忌惮的疯狂物色对象……
2、高低不就,挑三拣四
择偶最怕反复地去“看”别人,这个太瘦,那个太矮;这个太穷,那个太……
3、理性先行,祷告忽略
省略了祷告,就等于失去了目标。祷告是基督徒获取神心意的最好途径(约壹5:14,罗8:28)。
4、私意策划,单独武断
我举圣经中有个婚姻成功的例子,就是以撒。以撒的婚姻,的确是尊重神的旨意,听从父亲的最佳安排。而另一个失败的例子,就是参孙,他的婚姻是“直观”的,只要他看上谁,似乎就“义不容辞”的坚持到底,至于父母亲的意见,那是不可能参考的。家人的意见与自己主观的选择,两者应该是相结合的,单独武断,容易以悲剧告终,毕竟年轻轻狂,毫无经验见识;若是单单听从父辈的看法,容易让“现实”遮盖爱情的真实,或者是说,爱情的份量比“实际”要轻,严重者,会导致有婚姻却没有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