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或周记,总会如此开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一学期又过去了…」
怎么样?觉得很熟悉吧?有谁没有讲过类似的话呢?有谁没有类似的感叹呢?
进入中原那年是一九六六年,我二十八岁。好一个充满理想、饱富热情的二十八岁。很快的我就爱上了我在大学教书所遇到的第一班学生,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双双热切的眼神,我的心好似也被他们眼中冒出来的火给烧着了,以致于一片燎原,不可遏止。我觉得我必须为台下坐着的每一个人负责;在他们青春的生命向前跨步的这一瞬间,我何其有幸能与他们在中原的课堂上不期而遇。这一份难得的情缘与感觉,促使我好象在忽然间长大了,我必须为每一个我遇到的生命负责,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的,所以,我的责任也是无限的沉重。
也许就是这种心情与感觉,使我与学生因此展开了一段非常紧密的关系。除了在课堂上我会倾心吐意向他们叙述中国走进现代化的艰辛与苦难;与他们共同分享我们文化社会中许多独特有趣的现像与故事。我们一同欢笑、一同叹息,一同愤怒、一同成长。除了在课堂中大家七嘴八舌的高谈阔论之外,我们还组成读书会,选读跨科际的好书;组成研究小组,选定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专题分析研究,每周一次挤在我家小小的客厅中,举行读书会或研讨会。因为有很多小组,所以我们家也就热闹不堪,经常高朋满座了。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我的那股力量是从那儿来的,每天忙得团团转,却依然乐在其中,不能自已。以今日之我回想当年,虽然年轻识浅,但心头就是有—把火,烧得热热的,叫人凡事不敢落人之后,只好拼命往前冲。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偶而碰到那时的学生,他们也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谈起往事,仍然历历如在眼前一般,令人激励感动不已。
直到今天,三十七、八年的时光如飞而逝,我已从教育工作上退休下来,但是我仍然相信,教育所需要的除了客观的知识、高深的学问、良好的沟通表达以外,师生之间生命热情(passion)的互动,依然是教育特质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育决不只是一种专业专技的训练,教育的主体性何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在一个失去生命意义、物质丰富心灵贫穷,毒品泛滥自毁自残的后现代社会中,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爱惜生命、活出意义?乃成为今人活下去关注的主题。也成为教育事业关注的主题。
抓住机会与你的老师好好的谈谈心吧!我也要劝老师们快快打开封闭的心扉,欢迎学生进来吧!教育是一种心连着心、生命碰到生命的事业。生命碰到了生命,多好!一生之中只要碰到一次,就够本了。很划得来的啦!是吗?
|
|